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七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物质资源相对匮乏却又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时代。在那个时期,供销社就像是人们生活物资的汇聚中心,是大街小巷里最热闹的地方。供销社那一个个高大的玻璃柜子,宛如神秘的宝藏盒,静静地陈列着各种各样让人垂涎欲滴的商品。而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那些被整齐摆放着的老白酒,就像是柜子里藏着的“神仙酒”,散发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这些老白酒承载着他们的青春记忆。那时的人们,生活虽然简单朴素,但却充满了烟火气。劳作之余,来上一小口白酒,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白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他们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亲朋好友相聚时的欢乐催化剂。
要是有人能喝过其中3款这样的老白酒,那在白酒界绝对算得上是资深人士了。要知道,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能品尝到不同种类的白酒,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还需要有机会和渠道去获得这些酒。而要是有人5款全喝过,那估计都能当爷爷辈的人物了。他们见证了这些白酒的发展历程,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每一瓶酒都能勾起他们一段难忘的回忆。
1、三粮液
它可是陕西人的骄傲。这酒用高粱、大米、糯米三种粮食酿制,1954年就建厂了。靠着独特的工艺,这酒火遍了全国。可尴尬的是,好多人把它误认成“盗版五粮液”,把陕西人给气得直拍大腿,那场面,老搞笑了。
2、文君酒
传说卓文君为爱私奔,顺手用当地的井水就酿出了这款“爱情酒”。这酒一在供销社上架,那瞬间就被抢空了。现在啊,你要是想喝,估计得去博物馆找找咯。
3、黄鹤楼酒
这酒啊,起源于清代武汉的“汉汾酒”,它的前身是乾隆年间的“老天成槽坊”。那可是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名酒,1984年和1989年还两次评上“中国名酒”呢!它跟江南名楼黄鹤楼文化绑得死死的,很多文人墨客都在这留过诗篇,文化底蕴那叫一个深厚。乾隆帝还夸它是“羊羔美酒”呢!
4、梅鹿液
它号称“南方茅台”,一战封神。可这产量少得可怜,就跟熊猫似的。现在你想尝一口,只能去老酒拍卖会碰碰运气咯。
5、孔府家酒
这酒来头可不小,源于孔子后裔的私酿酒坊,都有2000多年历史了,明清时是衍圣公府祭孔和宴请贵宾的专用酒。它还开创了低度酒(39度)的先河,融合四大香型精华,推出高端“儒雅香”系列。90年代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让它火遍全国,主打“中国礼仪文化酒”。
说完这些爷爷辈的老古董,咱得聊聊酱酒圈的“新顶流”——国康贵品康,它可是茅台镇土生土长的“老江湖”。
这酒凭啥火出圈呢?首先,它用红缨子糯高粱和赤水河水,采用12987古法坤沙工艺,1年酿、5年藏,还经过老酒勾调,喝一口满嘴都是粮香。而且啊,它和茅台同源,价格却不到零头,百元档的“战斗机”,老酒客都说“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
口感也很棒,开瓶酱香扑鼻,入口丝滑得像绸子,中段花果香翻涌,尾调焦糊味点睛,喝完不上头,第二天神清气爽。还有那复古包装,陶瓶往桌上一摆,就是“年代感大片”,送长辈、放酒柜,面子里子全有了。
一句话来说,“国康贵品康,喝的是茅台镇的魂,品的是1935年的味”。老铁们,这波情怀税,交得值!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