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笼包子卖280元,一碟花生米卖58元,狗不理包子现成了人不理

狗不理包子,这名字在全国可谓是人尽皆知。

不仅冠有“天津三绝”的称号,甚至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当中。

但是这个从清朝咸丰年间,就有名的天津传统美食,却在如今“爆雷”。

一笼包子280、一碟花生58,如此价格,让曾经不理人的包子,变成了现在的人不理。

是什么导致这家老字号变味了?

狗不理包子的来头,还得从1858年说起。

当时,天津码头每天挤满扛活的劳工,这些人干完重活、累活后就想找口“快、饱、廉”的食物吃。

这时,年仅14岁的高贵友瞅准了机会,凑了点小钱在码头边摆起卖包子的小摊,招牌叫“德聚号”。

高贵友做的猪肉包子特别实在,皮儿薄得能看见馅,咬一口满是汤汁。

而且,包子价格很便宜,让劳工们吃着又顶饿又划算,小摊很快就火了。

因为买包子的人太多,高贵友从早忙到晚,连跟顾客搭话的工夫都没有,时间长了大家就开玩笑说“这狗子卖包子不理人”。

慢慢的,大家就开始叫高贵友“狗不理”,后来这外号比“德聚号”还出名,来吃包子的人都直接找“狗不理”的摊。

随着狗不理的名气在天津越来越大,本地官员不管是日常办事还是招待客人,都爱来这儿吃。商帮聚会也总选在这儿,觉得能吃到狗不理是件体面事。

再往后,袁世凯尝过之后觉得味道绝了,就特意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吃了连连称赞“皮薄馅大,鲜而不腻”。

这话一传出去,狗不理瞬间从天津的小有名气,变成了全国都知道的名吃。

可惜好景不长,高贵友去世后,儿子高金铭接了班,他把“德聚号”正式改成“狗不理”,还想着把生意做大,开了几家分店。

不过,儿子没把做包子的真手艺学好,包子味道也渐渐不如以前。

后来抗日战争打起来,到处乱糟糟的,店里没法正常经营,他只能一次次搬家,搬来搬去,祖传的包子秘方也弄丢了。

到了第三代高焕文手里,他更是根本不懂怎么做包子,这让店里的客人越来越少,最后老店只能彻底关了门。

直到1956年,天津市政府觉得狗不理是老招牌,丢了太可惜。

于是,天津市政府就出面帮衬,找场地、凑资金,还专门找回了以前店里的老师傅。

师傅们凭着脑子里记的残存老方子,一遍遍调试肉馅肥瘦比例、揉面的劲道,每道工序都不敢含糊,总算让包子尝出了老味道。

慢慢地,狗不理包子又成了天津招待客人的 “脸面” 招牌。

更让狗不理爆火的是,在春晚小品上,冯巩和郭冬临夸狗不理的相声。

相声中,郭冬临用天津快板的形式,唱出了狗不理包子的特色。

“竹板这么一打,别的咱不夸,我夸一夸,这个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薄皮大馅十八个褶,就像一朵花。”

这段快板让狗不理名气大涨,人们对狗不理包子的追捧也居高不下。随后,狗不理当时的老板便开始了全国扩张。

他先在上海、北京开分店,没想到一开门就有人排队,早高峰队伍能绕到街角。后来,他又跑到广州、西安开店,照样火得不行。

2004年,老板还让狗不理推到了国际,把店先后开到了韩国、日本等地。

据说,当时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华人,只要路过都要进去吃,都想尝尝狗不理包子到底是什么味。

据统计,狗不理最火的时候,全球少说也得有40多家店,一年起码能赚一个多亿,成了当之无愧的“国民包子”。

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巅峰没几年,狗不理就慢慢走下坡路了。

狗不理越来越走下坡路,这里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包子的价格疯涨:

以前2块钱一个的基础猪肉包,后来直接飙到35块,点一笼8个就得花近 300 块。

这价格翻了10倍还多,不光远超过原料成本的涨幅,连同行里高端包子店的定价都没这么夸张,普通老百姓直呼吃不起。

按理说,你价格涨了,品质得弄好点,让人觉得物有所值吧,可狗不理就不,他们不光涨价格,品质也在一路缩水。

原来调馅,用的是最好的鲜猪肉,后来为了盈利,他们就都偷偷换成廉价冻肉,让人吃着总带点腥味。

以前揉面用的高筋粉,也换成了普通面粉,包子皮又软又塌没嚼劲。

这还不算完,店里还搞配套暴利,一小份普通的油炸花生,价格居然卖 58 块,纯属宰客。

更坑的是汤料,过去熬得浓醇的猪骨老鸡汤,直接改成味精兑水,一打开笼屉就是刺鼻的人工鲜味,闻着就没胃口。

狗不理包子的卫生问题,也让人十分恶心:

隔夜的包子馅敞着放不密封,后厨灶台汤水横流,蒸包子的笼屉也不知道多久才洗一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黑渍。

据统计,在短短3年内,狗不理包子就收到23张卫生罚单。

此外,狗不理包子遇到差评的处理方式,也十分离谱。

曾经有一家人特意从外地赶来天津,就为尝一口狗不理包子,可吃了几个发现,这包子根本不好吃,还带着一股腥味。

于是,这一家人便把自己的遭遇发到了网上,引起了网友广泛的关注。

按理说,狗不理店铺应该发表个道歉,或者是认错的态度,可店里却直接报警说别人污蔑,说那是对狗不理的造谣和抹黑。

更要命的是,一个普通的包子,竟然还搞起了加盟“搞钱”这一套。他们在地级市开加盟店,代理费最低就200万。

虽说是加盟,可总部却连包子的统一标准都没有,不同门店的包子,有的大有的小,口味更是差得老远。

而当狗不理被人们批评时,总部那边非但咬死不承认,还直接把锅甩给 “加盟店”,说自己管不着。

而且,有不少网友爆料,每次去狗不理包子的门店吃饭,体验感也极差,服务员全程冷着脸,想添个水得求好几次。

到后来,连天津本地人都互相劝 “别去吃”,口碑彻底烂了。

面对市场惨状,为了盈利,狗不理开始把重心转到速冻包子上。

不过,因为超市里卖的冻品,跟店里现蒸的特色完全脱节,而且还有更多品质更好的速冻包子竞争,这让狗不理仅存的优势也没了。

这么多问题堆在一起,狗不理门店数量从巅峰时的80家骤降到只剩12家,曾经的狗不理,现在却变成了“人不理”。

信息来源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877253.html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美食   花生米   包子   天津   店里   价格   笼屉   猪肉   招牌   快板   走下坡路   腥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