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被妻子锁在门外,冲动下提离婚,周总理找张茜:你要像放风筝

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而他的夫人张茜,也是一位革命战士。然而,谁能想到,在这对并肩走过战争硝烟、生死与共的伴侣之间,也曾爆发过一场不小的风波。这场风波甚至惊动了周总理,他还为张茜“上了一课”。那么,一向温文尔雅的陈毅为何会情绪失控,大喊离婚?

1938年,新四军在皖南岩寺集中整编。时任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子恢注意到战地服务团里有个叫张茜的小姑娘,表演特别出色。一次军部会议后,邓子恢半开玩笑地对陈毅说:"陈司令,服务团有个武汉来的小姑娘,演戏很有一套,要不要认识一下?"

当晚的演出中,陈毅坐在前排,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的张茜。这个不满16岁的少女,在《放下你的鞭子》中饰演卖唱女,眼含热泪的表演打动了在场所有人。演出结束后,陈毅辗转反侧,凌晨三点爬起来写了一封情书,天刚亮就托人送去。

张茜收到信后既惊讶又困惑。她早就听说过陈毅的大名——留法学生、红军将领、文武双全。但两人年龄相差22岁,陈毅还有过两次婚姻。服务团的姐妹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攀高枝,有人劝她慎重考虑。张茜把信收起来,没有立即回复。

1939年冬,战地服务团到一支队慰问演出。张茜在《兄妹开荒》中需要一套男装,团长特意安排她去向陈毅借。陈毅二话不说,把自己最好的一套军装给了她。排练间隙,张茜整理衣服时,在口袋里摸到一张纸条:

“小箭含胎初生岗,似是欲绽蕊吐黄。

娇颜高雅世难觅,万紫千红妒幽香。”

这首藏头诗暗含"小娇万"三字(张茜原名张掌珠,小名小娇)。捧着这首诗,张茜的手微微发抖。她后来回忆说:"那会儿我才明白,陈司令不是一时兴起,他是认真的。"

1940年2月,经组织批准,38岁的陈毅与17岁的张茜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简朴成婚。新房是农家茅屋,婚床是用门板搭的。陈毅握着妻子的手说:"现在条件艰苦,等革命胜利了,一定补偿你。"张茜笑着摇头:"跟你在一起,吃糠咽菜也甘心。"

婚后的日子聚少离多。1943年,陈毅奉命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七大,临行前夜,张茜一边为他整理行装,一边强忍泪水。陈毅安慰她:"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再也不分开。"谁想这一别就是两年多。

张茜带着两个孩子隐姓埋名,在老乡家东躲西藏。有次日军扫荡,她背着幼子,牵着长子,在玉米地里躲了三天三夜。孩子饿得直哭,她只能把玉米秆嚼烂了喂给孩子。

1945年抗战胜利,张茜以为终于能夫妻团聚,却接到陈毅转赴山东战场的消息。直到那年深秋,她才带着孩子辗转到达山东解放区。见到丈夫时,张茜差点没认出来——陈毅瘦了一圈,鬓角已见白发。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担任上海市长、外交部长,张茜也在外交部工作。一次陈毅出访归来,参加代表团联欢到凌晨两点。担心丈夫身体的张茜一气之下将他关在门外。陈毅敲门不应,怒气冲冲地对秘书喊:"离婚!明天就离!"

第二天,周恩来得知此事,特意约陈毅夫妇和罗瑞卿夫妇散步。看到天上飘着的风筝,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张茜啊,管陈老总要像放风筝,线太紧会断,太松又飞不高。"张茜恍然大悟,从此改变了相处方式。

但张茜对丈夫的关心从未减少。每次陈毅出访前,她都要悄悄叮嘱随行人员:"首长血压高,别让他熬夜;酒要少喝,药要按时吃..."有次被陈毅发现,他既感动又无奈:"我这个外交部长,倒成了被监护对象。"

"文革"开始后,陈毅受到冲击。一次批斗会上,张茜毅然站到丈夫身边。红卫兵呵斥她"划清界限",她平静地说:"我是共产党员,也是陈毅的妻子,这辈子跟定他了。"

1972年1月,陈毅病危。张茜日夜守在病床前,为他读诗擦身。1月6日,陈毅与世长辞。追悼会上,毛泽东意外出席,握着张茜的手说:"陈毅是个好同志。"这七个字,让强忍多日的张茜泪如雨下。

陈毅去世后,张茜强忍悲痛整理他的诗稿。此时她已确诊肺癌,仍坚持工作。孩子们劝她休息,她说:"这是你爸爸的心愿,我一定要完成。"1974年春,52岁的张茜追随丈夫而去。临终前,她嘱咐子女:"把你们的父亲的诗集...出版..."

1980年,《陈毅诗词选集》终于出版。扉页上印着张茜生前写下的编者序:"这些诗词,是一个共产党员毕生奋斗的足迹..."这对革命伴侣的故事,也如陈毅诗中所写:"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他们的爱情与理想,早已超越生死,成为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4

标签:历史   放风筝   冲动   妻子   陈毅   张茜   丈夫   外交部长   整风运动   会上   演出   战地   山东   红卫兵   共产党员   皖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