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房地产市场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不少家庭看准时机,纷纷购置多套房产,期望借此实现财富的稳健增值。然而,市场风云变幻,谁能料到如今的楼市早已今非昔比。自 2022 年起,国内房价便踏上了长期调整的漫漫长路,从二三线城市的天津、郑州、武汉房价率先下跌,到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也相继卷入房价调整的浪潮。截至目前,国内平均房价跌幅已超 30%,像涿州、廊坊、燕郊等环京的三四线城市,房价跌幅更是惊人,超过了 50%。尽管期间各类救市利好政策如雪花般纷纷出台,试图力挽狂澜,但楼市调整的大局似乎已然尘埃落定。
这一市场的转变,对于仅有一套自住房产的家庭而言,影响或许不算太大,毕竟房子主要用于自住,房价涨跌并不直接影响其居住需求。但对于那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数据显示,如今全国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占比已超过 45%,如此庞大的群体,未来或将面临一系列棘手难题。
在当下,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首先要面对的,便是二手房变现愈发艰难的困境。曾几何时,二手房市场一片繁荣,只要房东将房子挂牌出售,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顺利成交,那时候房产就如同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不愁买家。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房东们即便将二手房价格降到低于市场价抛售,也常常难以吸引买家的目光,成交更是难上加难。造成二手房变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当前各地二手房挂牌量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加。许多人意识到楼市风向转变,纷纷想要抛售手中多余房产,导致市场上二手房房源大量积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购房需求却在持续萎缩。一方面,经济大环境不太乐观,不少家庭收入减少,对于购房这样的大额支出变得更加谨慎;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下行趋势,让许多潜在购房者陷入观望,不敢轻易出手。如此一来,供大于求的现象日益明显,房子变现的难度自然也就不断加大。
其二,房子经过连续 3 年多的下跌,曾经稳赚不赔的赚钱效应早已消失不见。过去,投资房产几乎被视为稳赚的买卖,吸引了大量投资客涌入。但如今,房价的持续下跌让投资房产变得风险重重,许多投资购房群体要么果断选择退出市场,要么处于谨慎的观望状态,不再轻易出手购房。没有了投资客的积极参与,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大幅下降,房子变现也就更加困难。
其三,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对楼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经济形势不佳,很多家庭收入减少,连维持日常生活都面临一定压力,更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房价。对于那些原本有改善型购房计划的家庭来说,在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只能无奈搁置买房计划。这无疑进一步减少了二手房市场的需求,使得房东们卖房之路愈发艰难。
如今,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每个月的房贷压力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前些年,经济形势向好,人们的收入增长较快,每月偿还房贷虽然也有支出,但相对来说压力还不算太大。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家庭收入出现了明显下跌,而房贷却依旧一分不少,这就让房贷压力陡然增大。
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还将面临养房成本越来越高的难题。以一套 100 多平米的房子为例,每个月仅仅物业费这一项支出,就要达到 200 - 300 元左右。如果手中有多套这样的房子,每个月光是物业费的支出就要超过千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除此之外,还有取暖费、电梯使用费、房子维修基金等各项费用支出,加起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在过去,很多拥有多套房的家庭,都采用 “以租养贷” 的方式来减轻房贷压力。所谓 “以租养贷”,就是将房子租出去,用收取的租金来偿还房贷。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这种曾经看似可行的方式,如今难度却越来越大。
如果房子位于三四线城市,由于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就业机会有限,人口流出大于流入。大量人口的外流,使得租房市场供远大于求,房子很难租出去。即便房东降低租金,也不一定能找到租客。比如一些资源枯竭型的三四线城市,随着产业的衰退,人口大量外迁,很多房子都处于闲置状态,想要通过租房获取收益变得非常困难。
而如果房子位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一线城市人口众多,但由于经济形势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现在大城市的房租价格都在持续下跌。原本租金收入就难以完全覆盖房贷,如今租金下跌,更是让 “以租养贷” 变得难上加难。许多房东无奈地表示:“现在租金越来越低,房贷却一分不少,‘以租养贷’根本就实现不了,压力太大了。”
当前,楼市的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明晰,房子不再像过去那样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品。对于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来说,如果觉得压力过大,或许应该抓住现在房价相对还处于高位的时机,果断将多余的房子卖掉,实现落袋为安。毕竟在当前这个经济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通缩时代,手中持有大量现金,无疑能让家庭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健,更有安全感。而对于刚需买房的家庭来说,面对持续不断出台的救市利好政策,也需要保持理性,多去市场上看看,多比较不同房源的性价比。说不定在这个市场调整期,能够幸运地捡到性价比较高的房子,实现自己的安居梦想。楼市的变化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更新时间:2025-09-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