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典谈判当天,双方代表刚落座,特朗普就选择“战术让步”

7月2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中美第三轮经贸磋商谈判正式启动。双方代表团刚刚落座,特朗普却选择主动后退一步,宣布暂停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措施。这项限制涉及半导体制造设备、人工智能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曾被美国视为“遏制中国科技崛起的核心工具”。白宫幕僚私下向《金融时报》承认:“这是为避免谈判开局即陷入僵局而主动递出的橄榄枝”,并将帮助特朗普实现在今年与中国领导人的会晤。

特朗普的“战术让步”看似突兀,实则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其一,通胀压力火烧眉毛。美国6月核心物价指数飙升至2.7%,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0%,关税导致的输入性通胀让普通家庭年支出激增2800美元,低收入群体负担达富裕家庭3倍。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商已多次提价转嫁成本,选民怨声载道。其二,政治筹码即将到期。8月12日中美关税“休战”协议面临到期,若谈判破裂,美国对华综合关税税率将从30%跳升至54%。中国机电产品首当其冲,而美国汽车、农产品出口也将再遭重创。

更紧迫的是,8月1日全球“对等关税缓冲期”截止,日本汽车、东南亚纺织品等多国关税即将跳升,连锁反应可能颠覆全球供应链。其三,中方反制精准有力。中国手握稀土管控、美债减持等筹码。此前伦敦会谈中,中方仅有限度放开对美国民营企业的稀土供应,已使特斯拉等企业产能压力骤减。而美国防部报告显示,军用级稀土库存仅够维持3个月生产。贝森特在福克斯采访中坦言:“双边贸易已保持在非常良好的状态”,暗示美方难以承受关系倒退。

技术出口限制的暂停并非孤立动作,就在谈判前两个星期,美国商务部批准英伟达向中国销售H20芯片;中方则释放信号,拟恢复波音737 MAX适航认证。这种“非正式默契”直指核心诉求:美国需要中国增持美债、扩大农产品采购;中国要求解除高科技出口枷锁。更深层交锋体现在谈判桌外的“时间魔法”。特朗普将暂停期限设为“临时性”,与关税休战期同步,实为双重捆绑。

若中国在稀土、美债问题上让步,技术限制可永久解除;若谈判破裂,则“双暂停”同时作废。这种设计既安抚国内鹰派,又为后续交易留足空间。尽管斯德哥尔摩会谈首日暂未公布具体协议,但多方信息显示关税休战延期已成定局。援引美方谈判代表私下透露:“再延长三个月90天是最低共识”,在休战期内,“双方将承诺不再征收额外关税,也不升级贸易战。”

特朗普此次后退,与其说是战略转向,不如说是现实利益下的止损操作。2026年中期选举在即,其支持率因关税通胀下滑5个百分点,农业州大豆积压库存达历史峰值。而中方通过“伦敦框架”已证明反制能力——当美国在6月会谈后同意放宽H20芯片出口管制后,中国立即解除了部分稀土出口禁令。这场博弈揭示了大国竞争的本质规则: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成本核算。

正如美国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私下感慨:“145%的关税棒打下去,疼的是握棒的手。”当双输困局成为共识,战术后退便成了最现实的进攻。特朗普的“后退一步”暂时避免了贸易战的升级,但两国贸易舰船的航向仍未改变:在对抗的暗流与合作的浮冰之间,寻找一条不致倾覆的航道。“中美除了共存,别无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中美   瑞典   战术   当天   代表   关税   美国   中国   稀土   斯德哥尔摩   中方   通胀   反制   伦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