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陈寅恪之女陈流求,在姑夫俞大维葬礼上,一张罕见的留影

文/大壮实验室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16年的成都,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时间流逝也仿佛变得缓慢。

陈寅恪的长女陈流求来到这里,参加姑夫俞大维的葬礼,这场迟到的告别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感,这一幕被镜头保存了下来。

画面中,整个现场充满了悲哀之情,肃穆的葬礼上陈流求衣着得体,手里还拿着一份稿子,想必里面应该是追忆姑父的一生。

葬礼结束时,他们还拍摄了一张合影,照片中身后还有一尊竖立的雕像,他就是俞大维的形象。

在上世纪50年代初,陈寅恪选择留在大陆,扎根故土,继续他的学术研究,同年,俞大维远赴台湾,开启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这是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家族情感大戏,连接着两代人的命运,而此处的葬礼不仅仅是话家族后人对俞大维个人的追忆,更像是一次回顾民国时代的壮阔历史。


俞大维在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是一位值得被铭记的人物,他与蒋经国是亲家关系,更重要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期间,他担任兵工署署长,这个职位责任重大,需要为前线将士提供充足的武器弹药和各类军用物资。

他还被称为神枪手,任职署长期间,很多武器都是采购于国外,俞大维都会亲自试验枪是否合格,不仅如此还有工人们打造出来的仿制武器也是如此。

俞大维还担任过兵器总教官,对学员进行示范教学,他出色教导能力和射击技术,得到了很多学员的认可,这也就是为何说他是神枪手了。

后来中美双方共同探讨军事合作时,来了很多美国军官,他们在重庆一带的靶场处进行武器交流,然而一个小插曲让俞大维的名声逐渐远洋海外。

据记载,当时是1个美军高官的将领,他对我国军官射击的技术并不看好,认为他一个人就能手到擒来,甚至还大言不惭的出言嘲讽,殊不知他很快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

听到嘲讽之后,俞大维心中有愤慨,但这是在交流大会,发怒反而只会让国外人更看不起,所以他保持理性的态度,当场提出了一场射击比赛。

当时比赛所使用的武器是火炮,也是众人此次探讨的新兵器,最开始俞大维调整角度,做好一切准备后,随即开火射击,结果是命中目标。

双方各发射12次,谁命中的次数多胜出,那位美军将领,射完之后,最后盘点只命中了9次,本是洋洋得意的他,在看到俞大维的命中结果,却如同呆立木鸡,因为他的12次全中。

这次比赛,也让俞大维在海外有了小名气,曾印度的著名政治家,得知后这件事后,还诚心邀请俞大维前往印度做客。

如期赴约的俞大维和陪伴人员,一同来到了印度访问探讨学习,印度以打野鸭为目标,来庆祝这次的交流活动。

当时也不少人参加,然而绝大多数都是一无所获,最多的也仅有打了一只回来,反观俞大维一个人,整整打了32只,这一幕被现场的人拍手叫好,这件事过后俞大维的神枪手名号,彻底名扬海外。

在那段最艰难的时期,俞大维总是冲在最前面,他顶着敌人的炮火,带领兵工厂的工人们日夜赶工,保证生产不停歇。

才让前线的战士们,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枪支弹药补给,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功绩无法被抹去。

俞大维的经历不只体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和著名学者陈寅恪家族之间的亲戚关系,让这段历史显得更加复杂。

妻子陈新午是陈寅恪的妹妹,而陈寅恪的母亲,又是俞大维的姑姑,这种既是夫妻又是表亲的双重关系,将俞家和陈家牢固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他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对两家人的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陈寅恪决定留在大陆,继续扎根故土进行学术研究,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

而俞大维一家则选择了远赴台湾,走上了一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俞大维的去世,让很多人为此心疼,但家族的亲情故事还在延续,他生前一直希望能魂归故里,葬在大陆。

这个愿望在俞大维去世后的上世纪90年代,并没有立刻实现,直到2016年,事情才有了转机。

最终,他的部分骨灰被安葬在他魂牵梦绕的这片土地上,算是完成了他多年以来的心愿。

这场葬礼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俞大维这个人,更是象征着对过去那个特定年代,以及俞氏家族所代表的精神的追忆和缅怀。

陈流求出席葬礼,以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家族先辈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家族精神的重任。

她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对家族历史和价值观的珍视,这场葬礼也因此变得更加意义非凡。

在仪式上的发言,言简意赅却饱含真挚的情感,字字句句都深深地烙印着回忆,俞大维的雕像默默地站在她身边,又像一位忠实的听众,注视着这场充满感情的告别。

更像是在无声地讲述着那段沉重的过往,那段岁月仿佛也被凝固在雕塑之中,这段历史难以被遗忘,而俞大维的雕像,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他与她在此刻一同感受着这深情的离别时刻。

参考信息

人民政协报【2025-03-12】《傅斯年、陈寅恪、俞大维的挚友情》

文汇报【2023-01-05】《从启木那里,我第一次了解到俞家的显赫家世|江青》

人民政协报【2010-01-21】《抗日战争期间的兵工署署长:神枪书生俞大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人民政协   葬礼   抗日战争   姑夫   神枪手   署长   历史   印度   雕像   罕见   武器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