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发布,自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以来,“补贴金额多少”“哪些人能申领”“需要准备啥材料”成为海东市众多有孩家庭热议的焦点。
为帮大家扫清疑问,记者采访了海东市乐都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并邀请该局优生办干部陈红兰,就育儿补贴申领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补贴标准:每孩每年3600元,超龄婴幼儿可折算
“育儿补贴的发放范围和标准,在《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里有明确规定。”陈红兰介绍,从2025年1月1日起,凡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年龄在3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均可享受育儿补贴,补贴将持续发放至婴幼儿年满3周岁,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考虑到政策落地前已出生的婴幼儿家庭需求,政策特别明确: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目前仍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将按照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比如孩子2024年5月出生,到2025年1月不满3周岁,就从2025年1月开始算,按实际剩余月龄折算补贴,确保每个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陈红兰补充道。
申领主体:以家庭为单位,监护人可代申
“不少家长问‘谁能去申请补贴’,其实是以家庭为单位,确定一名申领人就行。”陈红兰梳理出三类可作为申领人的群体,覆盖不同家庭情况:婴幼儿父母一方:包括生父母、养父母;若父母离异,由拥有抚养权的一方申领。其他监护人:当婴幼儿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顺位监护人、指定监护人可代为申领。儿童福利机构:针对机构内的婴幼儿,儿童福利机构可作为申领主体,为孩子申请补贴。
“这样的规定既保障了普通家庭的权益,也考虑到特殊家庭和福利机构内儿童的需求,让政策关怀不遗漏任何一个孩子。”陈红兰说。
申领渠道:线上线下双选择
为方便家长办理,育儿补贴开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其中线上申领为推荐方式,流程更高效。线上申领依托“全国统一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无需跑窗口,手机就能操作。
“申领人可以打开微信或支付宝,搜索‘育儿补贴’小程序进入,也能登录婴幼儿户籍所在省份的政务服务平台,找到育儿补贴申领专区,点击进入系统即可申请。”陈红兰提到,系统里还设置了“育儿补贴计算器”,输入孩子出生日期、户籍等信息,就能自动算出具体补贴金额,“不用自己算,特别方便”。
若需线下办理,流程也很清晰:普通家庭需携带材料,前往婴幼儿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儿童福利机构则需到机构登记地所在的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会提供一对一指引,协助完成申请。
所需材料:分情况准备,线下需带原件
“材料准备得全不全,直接影响申领效率,建议大家提前对照清单整理。”陈红兰按申领主体不同,列出了所需材料清单。亲生父母申领,需提供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首页及婴幼儿页)、申领人双方的结婚证。养父母申领,除婴幼儿《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户口簿》外,还需提供《收养登记证》或民政部门认可的其他合法收养证明。其他监护人(含儿童福利机构)申领,须按民政部门要求,提供相应监护证明材料,如顺位监护证明、指定监护文书等。
需要注意的是,线下申请时,除上述材料的原件外,还需额外携带申领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原件,供工作人员核验。“所有材料审核通过后,补贴会直接发放到申领人或婴幼儿的银行卡等金融账户,确保资金直达家庭。”陈红兰说。
对此,陈红兰给出两点重要提醒,一是育儿补贴并非“一次申请终身享受”,而是需要每年申领一次,建议家长在每年补贴申领周期开启后,及时登录系统或到线下窗口办理,避免错过时间影响补贴发放。其次,近期有不法分子借育儿补贴热度,冒充政府部门伪造“红头文件”,或谎称“补贴名额有限”制造焦虑,诱导群众转账,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别轻信陌生链接或来电,避免财产损失。(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