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6日,埃及和以色列在美国签署和平协议《埃以和约》,震惊了整个世界。
五次中东战争,除了最后一次之外,基本上都是埃及充当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带头带着一帮阿拉伯兄弟国家(包括但不限于叙利亚、沙特、约旦、伊拉克、黎巴嫩、也门)与以色列开战。
带头大哥跟敌人和解了,把一众兄弟之国看呆了。
为了报复埃及,阿拉伯国家联盟把埃及开除了,针对埃及实行政治与经济制裁,除苏丹、阿曼、索马里之外的所有阿盟国家都与埃及断绝外交关系。
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消息让阿盟做出激烈反应,一时之间,埃及成为阿拉伯国家的另类,遭遇了众多的骂名。
埃及为什么要跟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
看看协议的内容就明白了,大概有4点:
1、埃及与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双方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2、以色列撤军并归还西奈半岛给埃及;
3、以色列船只能够自由航行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
4、美国对埃及提供年均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埃及与以色列地图
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恶化始于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的内容是: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并撤军,巴勒斯坦地区将成立两个国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其中巴勒斯坦占总面积的43%,以色列占57%。
这一决议让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不满,总人口占67%的阿拉伯人只获取了43%的土地,而且多是贫瘠的丘陵地带,总人口只有33%的犹太人则占据57%的沿海肥沃土地。
以色列按联合国181号决议建国了,巴勒斯坦因为不满没有建国,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联盟针对以色列发动了战争。
由于以色列刚建国,各方面准备不足,阿盟军队占了上风,进展顺利,以色列损失惨重,随后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在联合国呼吁停火,阿盟过于轻敌,同时迫于压力同意停火四周,以色列获得宝贵的四周时间,加紧动员人口、购置军火、加紧备战。
四周之后,双方再度交火,以色列军队逐一打败阿拉伯军队,之后联合国再度要求停火,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确定巴以两国的疆域
第二次中东战争则是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争夺埃及苏伊士运河控制权,埃及损失惨重,英法撤军,以色列则控制了蒂朗海峡。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先发制人,优先出动200架飞机突袭埃及、叙利亚、约旦,还出动地面部队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部分西奈半岛。
第四次中东战争,纯粹是埃及和叙利亚为收复失去的领土,联合偷袭以色列,尽管对以色列威胁较大,埃及与叙利亚也收回部分领土,但以色列依然占据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部分西奈半岛。
第五次中东战争,则是以色列在黎巴嫩打击巴解组织,埃及没有参与。
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均获得胜利
前四次中东战争让埃及损失惨重,人员、武器装备损失都是以色列的数倍,最重要的埃及的西奈半岛依然被以色列控制。
四次中东战争,在长达25年的时间中,埃及损失清单大致如此:
1、死亡士兵2~2.5万人,被俘虏4000余人,受伤数万人;
2、坦克损失超过1500辆,飞机损失超过800架,其它装备损失无法统计;
3、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不得不依靠沙特等石油国家提供支援。
埃及作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为巴勒斯坦人民打了四场中东战争,牺牲了无数士兵,报废了无数装备,浪费了巨多金钱,结果啥也没得到,自己的土地还被以色列抢走了。
中东战争地图
由于几次中东战争,埃及经济面临严重困难,领土又被以色列占领,国内民意沸腾,百姓要求收复失地,埃及政府被迫寻找其它途径解决问题。
当时的埃及总统是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萨达特本来想跟以色列谈判解决领土问题的,但是以色态度蛮横,萨达特策划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依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没有完全收复失地。
埃及想依靠战争是收不回失地的,实力不如以色列,打又打不过,那怎么办?只能继续与以色列谈判,寻找突破口。
为了让以色列归还领土,埃及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于1976年宣布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禁止苏联军舰使用亚历山大港。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霸主,一个是苏联,另一个就是美国,埃及与苏联闹翻,目的就是投靠美国,借美国的力量与以色列谈判。
中东地图
第二年,埃及总统萨达特亲自访问耶路撒冷并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这是首次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同年,萨达特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埃及的这一举动在阿拉伯世界掀起轩然大波,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也门、伊拉克五国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组成拒绝阵线,联合发言谴责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是对阿拉伯民族的背叛,并冻结与埃及的外交关系。
但在埃及国内,则呈现完全不同的反应,萨达特回国时受到100万埃及群众的热烈欢迎,被称为“和平的英雄”,《金字塔报》评论这次访问为“比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还要了不起”!
1978年在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斡旋下,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美国签订《戴维营协议》,第二年正式签署《埃以和约》,这一系列协议是破冰协议,是首个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签署的和平协议,萨达特与贝京也成为1978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斡旋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
为了埃及本国人民的利益,萨达特只能放弃对巴勒斯坦的支持,不惜得罪整个阿拉伯世界,在此后的巴以冲突中,埃及都是沉默的一方,只是偶尔发言谴责一下以色列,埃及也失去了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地位,沙特则逐渐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
可惜的是,和平协议签署2年之后,萨达特在埃及出席十月战争8周年阅兵典礼时,被4名假扮军人的宗教极端分子持枪刺杀,时年63岁,一同遇难的还有埃及武装部队参谋长和总统私人秘书等7人。
所有的和平协议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利益。
虽然埃及是第一个和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的国家,但两国关系只能算正常,处于一种不冷不热的状态,埃及要的不是跟以色列友好相处,而是不发生战争,仅此而已。
更新时间:2025-08-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