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晚上怎么又在厕所呆这么久?”
“唉,大妈,我最近总觉得屁股痒,白天还不敢挠,越坐越难受……”
“哎呀,这可马虎不得,我娃都说,平时洗澡可得带着洗洗屁股,不然出问题了可不好治。”
在小区广场的凉风里,王大妈和老邻居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这样略带尴尬却又再真实不过的对话,其实每天都在你我的身边上演。
我们或许每晚认真的洗脸、刷牙、洗手,甚至用面膜精心养护皮肤,但“洗屁股”这件事,你真的重视过吗?

或许在你心里,这不过是生活的小节。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和健康专家提醒,肛门卫生其实关乎着身体系统健康,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
当你忽略它的时候,潜在的风险和困扰,可能已经悄然出现。不信?你有没有过“屁股痒”“异味重”“便后总觉得不干净”的烦恼?是不是觉得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向人请教?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洗屁股”,这个常常被忽略的小习惯,究竟能为你的健康带来什么变化?
尤其是坚持清洗的人,往往会收获4个意想不到的益处,第3点可能连不少老中医都容易忽视。到底是什么,值得你从现在开始重视?让我们一起探究下去。

许多人以为“肛门自洁能力很强,没必要每次都特别清洗”,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专家指出,肛门作为消化系统的最后一站,外部皮肤褶皱多,容易积存粪渣、细菌和分泌物,是细菌滋生的高风险地带。
特别是排便后如仅用干纸擦拭,容易有残留,时间一长便可影响局部皮肤屏障。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曾发布调研显示:城市居民中超过32%的人在成年后遭遇过肛门瘙痒、湿疹等“难言之隐”,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卫生习惯相关。
世界肛肠协会也建议,有便秘、痔疮、肛裂等人群及高温高湿环境下,更应注重肛门部位的清洁。
另外,医学研究表明,肛门皮肤屏障脆弱,长期不清洁容易诱发炎症反应,甚至增加肛门周围脓肿和感染的风险。
简单来说,肛门就像厨房水槽,残渣堵住管道,时间一长既影响健康,还可能产生不适乃至更严重的疾病。

有医生特地跟进过便后清洗和普通擦拭习惯者的健康状况,发现两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后的症状、舒适度和感染率上有明显差异。
如果你能养成每日(特别是异味明显、便秘或痔疮人群)用温水温和冲洗肛门的习惯,身体或许会有如下这些可喜变化:
远离肛门皮肤瘙痒和湿疹
研究显示,每日清洁肛门区域,可使肛门瘙痒和湿疹发作率下降约17.5%。因为分泌物和残留便渣一旦得不到清除,刺激皮肤分泌组织液,极易诱发局部瘙痒和损伤。保持干净,等于给皮肤营造更健康的环境。
明显减少肛门异味和尴尬感
肛门区域常年闷热潮湿,分泌物、汗液残留混合,极易形成特有的异味。坚持温水清洗,可让异味减少约47%,让许多人重拾社交信心,不用在亲密关系甚至公共场合暗自尴尬。

有助于痔疮、肛裂恢复,预防感染
权威临床回顾证据显示,温和清洗肛门能有效缓解肛周充血、肿胀和不适,降低因感染导致的肛门疾病复发风险,尤其对痔疮、肛裂等人群恢复更有益处。医生建议,便后可在温水坐浴或清洗后局部轻拍擦干,更利于伤口愈合。
降低泌尿道与妇科疾病风险
肛门靠近泌尿和生殖系统,不洁或反向擦拭极易造成细菌上行感染。女性尤其容易因卫生不到位而诱发尿路感染或外阴炎。坚持肛门清洗,既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又保护泌尿及生殖健康。

肛门区域是人体皮肤中较为“娇嫩”的一部分,如果操作不当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权威专家建议:优选温水,避免用过热或刺激性强的清洁剂;轻柔用力,用手或柔软毛巾而非粗糙工具擦拭;建议每次大便后冲洗一次,保持局部干爽;有痔疮或肛裂者尽量温水坐浴,不要反复大力擦拭;女性应注意擦拭顺序(从前向后),减少尿道交叉感染
对于公共场所如厕后如条件有限,可用湿纸巾(不含酒精和香精成分)轻温擦拭,回家后补充清洗。孩子和老人由于皮肤更为敏感,家属需协助做好卫生,减少摩擦和清洁频率过高导致的皮损。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实用肛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华医学会《肛肠疾病诊疗指南》
《日常卫生管理与慢性病防控》中国疾控中心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