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五一假期,各个地区的旅游景点都人山人海。
不过,作为拥有14亿人的大国,这两年,我国的人口增长和结构,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一份联合国发布的全球人口预测报告,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这份报告预测的人口情况,似乎真的要成为现实。
那么,这份报告预测的是什么?我国人口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2022年7月,联合国的一则预测,让不少中国网友心里“咯噔”一下:
到2050年,中国人口预计会从现在的14亿掉到13亿左右,印度将超过咱们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那么,为啥人口会变少?
实际上,人口骤减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生育率越来越低了。
据统计,2023年,中国平均一个女性才生1.05个孩子。
上海户籍人口更夸张,平均一个女性只生0.6个,差不多就是两个妈妈加起来,才生一个娃。
为啥大家都不愿意生娃了?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被兜里的钱“卡了脖子”。
现在养个孩子,成本实在太高了。
以前生娃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儿,现在从孩子还没出生就得开始操心。
而且,现在的中国家庭,把孩子教育看得比啥都重。从幼儿园开始,就想给孩子选最好的学校,学费、教材费、校服费,哪样都少不了。
好不容易熬到上小学、中学,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又成了“标配”。学奥数、练钢琴、上英语课,一年下来,几万块钱就没了。
再加上大学四年的开销,普通家庭辛苦攒的钱,一大半都花在孩子教育上了。
除了教育,生娃、养娃的医疗费也是个“拦路虎”。
虽说现在有医保,但生孩子住个好点的产房,给宝宝买进口奶粉、纸尿裤,再加上日常看病、打疫苗,每一笔都是不小的开支。
要是孩子生个大病,那更是能把一个家庭的积蓄掏空。
对职场女性来说,生娃是个艰难的抉择。
现在职场竞争这么激烈,生个孩子至少得休几个月产假,回来后发现岗位被人顶替了,或者工作进度落下一大截,升职加薪都成了泡影。
有些公司甚至会在招聘时对女性“另眼相看”,担心已婚未育的女性将来要生孩子,影响工作。
这种情况多了,不少女性就会想:“与其生娃影响事业,不如先把工作稳住。”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和老一辈也不一样了。以前讲究“多子多福”,觉得孩子越多,晚年越有依靠。
可现在年轻人更看重自己的生活质量,想趁着年轻多出去旅游、学新技能、享受生活。
他们觉得生娃之后,时间、精力都被孩子占满了,自己的人生规划都得打乱,干脆选择“少生优育”,甚至直接“不婚不育”。
除了经济压力和观念变化,现在社会上晚婚、不婚、离婚的人越来越多,这也直接导致生育率上不去。
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的人数创下了37年来的最低纪录,年轻人第一次结婚的年龄普遍推迟到了28岁以后。
结婚的人少了,离婚的人多了,生孩子的自然也就少了。
为了鼓励大家生孩子,这几年国家放开了生育限制,还出台了不少政策,又是发补贴,又是延长产假,看起来挺热闹,可效果却不太理想。
那么,这又是啥原因呢?
说到底,还是支持力度不够。
现在花在生育支持上的钱,连GDP的1%都不到,而且大部分都是直接发钱,像托幼服务、教育资源分配这些关键问题,解决得还远远不够。
要是未来不能在教育、医疗这些大头开支上给家庭实实在在的帮助,不能让职场女性安心生娃,那生育率恐怕还得接着往下降,人口结构的难题也会越来越难破解。
除了生育率低,人口骤降还有个因素就是老龄化的加剧,死亡人口的增加。
现如今,咱们国家的老龄化速度快得惊人。
根据2023年的统计,每5个人里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65岁以上的老人也占到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还多。
按照预测,到2050年,每3个人里,差不多就有1个是65岁以上的老人。
人口老龄化的背后,其实是两个变化在“发力”:
一方面,过去几十年大家生孩子越来越少,年轻人口跟不上。另一方面,现在医疗条件越来越好,爷爷奶奶辈的寿命越来越长,老年人口自然越来越多。
不过,老年人口多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去世的人也变多了。
2023年,全国有1110万人离世,这个数字比当年新出生的902万人还要多。一进一出,人口总数比2022年整整少了208万。
这就像一个大水池,进水口(新生儿)的水流变小了,出水口(死亡人口)的水流却变大了,水池里的水自然就越来越少。
随着老龄化继续加剧,未来几年去世的人可能还会增加,人口减少的趋势恐怕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
说到这里,可能有部分网友认为,中国人那么多,减少一些未必不是坏事,起码旅游不再人挤人,而且每个人分配的资源也能更多些,不会再这么“内卷”。
可人口变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件好事吗?
人口变少这件事,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让人头疼的一面。
咱们先说说好处:人口少了,教育和医疗资源也能更宽裕。
以前学校为了招生挤破头,班级里坐得满满当当,老师顾不过来每个学生。
现在招生压力小了,学校就能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医院也一样,不用天天排长队,医生能有更多时间仔细看病,咱们看病的体验也会好很多。
人口少了,找工作的压力也会变小。现在年轻人总抱怨工作难找,竞争太激烈。
等人口少了,劳动力没那么过剩了,企业招人就没那么容易,年轻人找工作的机会自然就多了,职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
不过,人口变少带来的麻烦也不少。
最突出的就是养老问题,现在每1.8个年轻人就要养1个老人,以后年轻人更少,老年人更多,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
而且老年人多了,领养老金、看病报销的人多了,国家在这方面的支出越来越大,可交税的年轻人却少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现在中国很多地方还离不开劳动密集型产业,像纺织厂、玩具厂、电子组装车间,这些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靠双手生产商品。
一旦人口快速减少,劳动力短缺,工厂招不到人,要么提高工资增加成本,要么只能把生产线搬到劳动力便宜的东南亚国家。
产业链转移后,很多城市的经济就会 “掉链子”,工人失业,税收减少,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以说,人口减少不能简单地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它带来的影响很复杂。
我们既要利用人口减少带来的好处,也要想办法解决它引发的各种问题。
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科学的政策,社会各界一起创新,让人口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协调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北京日报客户端】【金融界】【人民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