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包袱重、间接性沉闷!”这是刘国梁赛后评王曼昱的话。这是WTT澳门冠军赛落幕当晚,教练组会议室里的掏心窝子话。起因是王曼昱连续第三次输给孙颖莎,决赛再拿亚军,输得明明不甘心却又找不到破局点。
9月14日晚WTT澳门冠军赛落幕,女单决赛打满七局,孙颖莎11-9险胜王曼昱,台下观众喊得嗓子都哑了,这已经是她今年第6个冠军。再看四强名单,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王艺迪,全是中国姑娘。
男队那边更扎心,6个参赛队员八强剩王楚钦和林诗栋,四强就剩王楚钦一个。林诗栋八强赛输给王楚钦时,攥着球拍的手都在抖,他比王楚钦小5岁,关键球还是慌。
最后颁奖礼上女队姑娘们抱着奖杯笑成一团,男队这边王楚钦举着冠军奖杯,身后却没几个队友能一起合影。澳门赛刚结束,刘国梁就把男队教练叫到办公室:“林诗栋、向鹏这些孩子,明年的低级赛事全报上,哪怕输十场也得打。”
王曼昱回去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就加练了前三板,她对着发球机练了200个短球,每一个都要求“出手比之前快0.1秒”;陈幸同更拼,主动找孙颖莎打“模拟赛”,专门练正手的连续性。女队这边教练组给孙颖莎加了“外协会对手模拟”,找了三个陪练,专门模仿日本、韩国选手的球路,怕她“内战打多了,外战忘了怎么拼”。
孙颖莎今年的“恐怖战绩”,藏着她的“笨功夫”,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先跑3公里练体能,然后练发球,每一个发球都要“转数够、落点准”;下午练对抗,专门找比自己强的男队员打,“男队员的力量大,能逼我把技术练得更细”;晚上加练反手,对着发球机练200个,每一个都要求“手腕动得比之前快0.05秒”。
今年她输的三场球,每一场都让她“进化”,输给王曼昱后,她加练了正手的“小三角”;输给陈熠后,她调整了发球的“旋转强度”;输给陈幸同后,她练了“接发球的抢攻”。这才有了“一年只输三场”的统治力。
国乒的“喜”在女队,“忧”在男队,女队得守住“集团优势”,别光盯着孙颖莎,王曼昱的对拉、陈幸同的正手,都是能扛事的“杀招”,得让她们多跟外协会选手打,别总在“舒适圈”里晃。
男队得“狠下心”,把年轻队员往大赛里推,哪怕输几场也别怕,不摔跟头长不大;球迷也别太急,培养个能扛事的主力,没个三五年不行,给孩子们点时间。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