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访父亲战斗足迹,揭秘四.六暴乱血泪真相

解放初期,宜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四.六”暴乱。

"四.六"暴乱发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我们的父亲在暴乱中又是什么角色?这些问题萦绕我们几十年,现在终于真相大白。

4月5日,我们自驾至宜城,先后踏访了宜城市和小河镇革命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馆,真切地看到了当年"四.六"暴乱的真相。


宜城市革命烈士陵园


小河镇革命烈士陵园

1949年1月21日,宜城宣布全城解放。同年4月6日,宜城发生了反革命暴乱,史称"四.六"暴乱。

荆门钟祥宜城形势图

1949年初,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但退守南方的白崇禧集团仍试图以“华中防线”负隅顽抗,在鄂北、鄂东地区组织“游击暴动”,利用土匪、溃兵及地方反动势力,煽动暴乱,破坏解放区稳定。


追击敌人,解放宜城

此时的鄂北地区,虽已解放,但基层政权尚未巩固。国民党潜伏特务与地方恶霸勾结,散布谣言、制造恐慌,以“抗粮”“反征”为名蛊惑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同时组织国民党残余势力及地主家丁、流氓地痞等,在襄西实施反革命暴乱,妄图破坏新生的解放区政权,其中宜城是主要袭击目标之一。

1949年4月3日,暴乱首先在光化县(今老河口市)爆发,土匪裹挟群众冲击政府机关,杀害干部,并一度攻占袁冲区政府。

随后,暴乱迅速蔓延至襄阳、南漳、荆门、钟祥等地,形成大规模骚乱。

土匪杀害我干部战士的地方

4月6日凌晨,匪首张经武亲率近万名匪众分三路围攻宜城县城。当时,由于大部分解放军外派征粮剿匪,宜城县城内仅有驻守解放军一个排及少量地方武装。

土匪利用人数优势,迅速攻占军械修造厂和物资供应站,夺取步枪数百支、手榴弹千余枚。

城厢区政委朱崇亮率领十余名战士退守天主堂制高点,与匪徒激战数小时,最终突围至小河区求援,但多名战士在突围中牺牲或被俘。

土匪在小河区大冲村许家窝子设立指挥中心,四处暴乱,设卡抢劫。

小河区政府一边组织区中队奋力反抗,一边派人向汉江军区报告。

汉江军区接到报告后迅速调集兵力,命令四分区13团从荆门南桥出发,昼夜兼程赶到襄西,对匪徒展开围剿。

十三团剿匪路线


剿匪主战场

解放军首先平息了武安镇暴乱,然后对暴乱重灾区小河区制定围歼计划,分别从璞河、孔湾、小河区政府等方向围歼,在对暴乱老巢许家窝子的平叛中,活捉暴乱土匪数百人,其余死伤无数。匪营长石德厚逃至刘家营,被雷孔区中队包围,大部分土匪缴械投降。匪首张经武乘乱化妆逃走。

这次暴乱的5天内,土匪颠覆了钟祥、宜城、南漳3县12个乡政权,杀害我干部战士173名,抢劫武器1800多件,军粮120万公斤。

随后,在强大的清剿和政治攻势下,2244名土匪投案自首,交出武器500多件。

1953年,流窜到四川巫溪的匪首张经武被押回宜城,1955年7月24日,宜城召开万人公捕公处大会,对张经武执行了枪决。


追击南逃的敌人


至此,我们对"四.六"暴乱的全过程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对父亲朱祟亮革命的一生更加敬佩。

1991年,省市县三级政府先后拨款130多万元,各级干部职工捐款6万多元,重修了宜城市和小河区两处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烈士纪念馆,重新安葬了在"四.六″暴乱中牺牲的烈士。


小河镇革命烈士陵园中的纪念碑

平叛 "四.六"暴乱,是建国初期剿匪斗争的典型案例。暴乱中暴露的基层政权薄弱、群众工作不足等问题,促使党中央加速推进土地改革与清匪反霸运动,从根本上铲除反动势力的生存土壤。

目前,宜城市和小河镇的革命烈士陵园已被列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暴乱   宜城市   南漳   宜城   汉江   荆门   匪首   烈士陵园   土匪   血泪   小河   足迹   清明   真相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