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此人不死,太平天国将横扫清王朝,中国500年历史或将改写

最大的悲剧不是敌人打垮了你,而是你自己从内部崩溃了。历史很残酷,它不给失败者第二次机会。失败者只能面对毁灭,留下无尽遗憾。后人读到这段历史,也只能摇头叹息。

李秀成在狱中写了《自述》,这部作品让他背负骂名。但仔细读来,他对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却很到位。他说到了要害。

他给太平天国列了十大罪状,条条都像刀子往心窝里扎。头一条就点名东王杨秀清,说北伐军全军覆没这事,得怪杨秀清瞎指挥。李秀成认为,杨秀清之死是天朝的重大损失。

有意思的是,洪秀全晚年也很后悔这件事。临死前,他还假借东王之名来稳定军心。一会儿说东王要带天兵来救天京,一会儿又说自己向上帝借兵解围。天国的末路到了,洪秀全或许才意识到,这场灾难的种子早在起义时就埋下了。

永安建制时,洪秀全让各王都听东王命令。杨秀清的地位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人很特别,出身贫苦,大字不识,却天生机灵,善于交际,他在军事政治上更有过人天赋。

太平军能在紫荆山一带迅速壮大,杨秀清功不可没。洪秀全最初很倚重他。杨秀清能打仗,有谋略,带领太平军取得多次大胜。渐渐地,洪秀全成了精神领袖,真正的军政领袖却是杨秀清,这让杨秀清的野心越来越大。

为了争夺神权,成为唯一领袖,杨秀清在起义之初就假借“天父”之名传旨。他摇身一变,成了洪秀全的“父亲”。洪秀全虽然吃惊,也只能承认,但他对杨秀清多了防备。

后来为了制衡杨秀清,他又把妹妹嫁给萧朝贵,让萧朝贵扮天兄下凡。结果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战死,杨秀清在神权路上越走越歪,最后直接逼宫要当“万岁”。

前期杨秀清这套把戏确实稳定了人心,但定都天京后,神权之争酿成了大祸——天京事变。

这场事变无法避免,它是太平天国神权控制思想的必然恶果。历代权力斗争都很残酷。洪秀全权威下降,导致这场悲剧夺走3万兄弟和精英的性命。

后来韦昌辉重蹈覆辙,石达开带十万军民出走四川,最终在大渡河全军覆没,这些都与天京事变直接相关。经此一劫,天国元气大伤,再也恢复不了。

天京事变后,湘军幕僚王闿运在《湘军水陆战纪》中写道:“(太平军)很少近战,主要靠枪声吓人,比起初起时差远了。”

这时的太平军暮气沉沉,虽然起用了陈玉成、李秀成等新人,取得几次胜利,但已是回天乏术,短暂的胜利不过是回光返照。

天京事变让太平军人人自危,绝望情绪像瘟疫一样蔓延。甚至有士兵编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让咸丰。”洪秀全没想到事变会死这么多人,本想除掉祸首,结果要了天国的命。

敌我双方都承认杨秀清的军事才能,如果没有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可能席卷北方,灭掉清王朝。

但事变的关键人物不是杨秀清,而是冯云山。冯云山的才能不输杨秀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洪秀全忠心耿耿。可惜壬子二年四月,太平军从桂林北出时,这位被史家评为“太平天国之第一人”的开创者,在全州城中炮牺牲。

《李秀成自述》说:“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得知冯云山死讯,洪秀全大哭:“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夺我良辅之速也。”

冯云山的威望和才干让杨秀清忌惮,如果冯云山不死,杨秀清在天京事变前不会那么嚣张。他不会明目张胆夺神权,更不会逼洪秀全封他“万岁”。冯云山之死让起义初期的神权漏洞演变成权力危机,最终改变了天国的命运。

说到底,太平天国的灭亡不是因为敌人强大,也不是因为洪秀全无能,而是阴差阳错导致的权力失衡。如果冯云山活着,曾国藩未必能轻易摧毁太平天国。说不定清王朝早就被起义洪流吞没了。

历史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偶然,可能改变整个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历史   太平天国   年历   中国   太平军   事变   神权   天国   南王   湘军   天父   全军覆没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