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白酒的战报有点“妖”。数据显示,茅台交易额同比激增612%,五粮液增长487%,剑南春更是高达556%。表面看,白酒电商卖爆了,但细看却发现平台只有比例没有具体数据。
这并非市场回暖,而是中产消费心理与行业深度调整的一次碰撞。茅台依然强势,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正在重构。
白酒“双十一”:繁荣背后的冷热交锋
电商平台大打“百亿补贴”,1499元的飞天茅台再次成为引流利器。然而这种低价策略实则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刺激短期销量的同时,直接冲击了酒企长期维护的价格体系。

热闹的线上数据背后,传统白酒行业正经历寒冬。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白酒规上企业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多家,行业利润同比下降10.93%。
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60%的企业面临价格倒挂。
在这场行业震荡中,头部名酒与区域酒企的命运截然不同。

今年双十一,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剑南春等名酒反复出现在各平台战报中。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白酒行业愈发明显。
中产“茅粉”消费的三大真相
1)中产买茅台的逻辑变了
往年双十一,不少消费者囤酒是为了收藏或送礼,如今随着茅台价格趋于稳定,加上平台补贴带来的低价机会,消费者更倾向于随买随喝。
2)中产饮酒场景正经历重构
婚庆寿宴、家庭独酌等场景成为白酒消费的新增长点,茅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变化,连续召开半年市场工作会,强调白酒行业正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
3)理性消费成为主导
当前酒业面临的困境,既不能简单归因于消费者缺乏购买力,也不能归咎于年轻人不爱喝酒。核心在于企业和产品没有快速跟上主力消费人群的代际变迁。
现在的消费者更懂酒,更注重性价比。

在茅台、五粮液等名酒占据聚光灯的同时,市场上其实还有一些性价比极高、品质出众的“隐藏好酒”,适合日常饮用。
比如这款南池翠N9,产自四川邛崃,那里是与茅台镇、宜宾齐名的中国白酒黄金产区。酒厂拥有三十多年的基酒酿造历史,为多家一线品牌提供基酒。

窖池越老,酒越香。2023年,酒厂168口窖池与五粮液同批入选“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群”。平均窖龄40年以上,里面微生物菌种同源,赋予了酒体独特的香气与丰富的层次感,喝起来八分像五粮名酒。
对于中年酒友而言,这酒精准抓住了400-500元价格带一线大牌酒的质感、价格只要百元出头的市场空白(电商平台价120元出头),而这一价格带正是目前宴请、送礼的主流选择。

采用经典五粮配比,经陶坛窖藏陈化9年,开瓶即能闻到浓郁的窖香,入口醇厚绵甜,下喉顺滑不呛,饮后回甘45秒以上,且不上头,完美契合了商务宴请与礼品市场的需求。既有诚意,又不花冤枉钱。
网上复购率85%以上,喝过的都说要支持良心老国货。

另一款值得关注的是临江王T6,来自江西樟树,这里是中国特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有着悠久酿酒史,与四特酒同宗同源。
酒厂前身是国营二轻酒厂,上世纪80年代就给名酒供应原酒。
采用樟树独有的"三型具备"古法工艺,选用本地"赣晚籼"大米,配以阁皂山九龙泉地下泉水(富硒)。

开瓶能闻到浓香的窖香,入口是米香的醇厚,回味居然飘着酱香的余韵。基酒经过6年陶坛窖藏,再用15年老酒勾调,52度的酒液倒进杯中,酒花细密如珠,挂杯明显。价格只要70-80元,难怪成为很多老酒友的心头好。

提醒大家两点:
第一,粮食酒酒花细密均匀,消散慢;勾兑酒酒花又大又疏,很快就没了。
第二,纯粮酒空杯持久留酒;勾调酒要么没味,要么只剩一股杂味。
大家若有要补充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