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年这个时候,中国的采购船一艘接一艘,美国农民甚至不用发愁销路,种多少都有人收,但今年情况彻底变了。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中国就压根没再碰美国的大豆,农民看着堆成山的大豆只能干瞪眼。
这事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对华政策就开始重新收紧,大豆成了最新的“谈判筹码”。
可惜这一次,中国没接招,白宫那边本想靠大豆问题重新压一压中国,结果发现,自己手里这张牌,已经没人在乎了。
特朗换了个思路,试图借大豆问题重启谈判,可中方凭着12个字就把这事定了性。
2025年初,美国将3800项中国商品被纳入新关税清单,平均税率从8%跃升至25%,新能源汽车更是被单独列出,征收100%惩罚性关税。
这份覆盖电子、机械、纺织等多个领域的政策文件,刚在联邦纪事网站发布,就引发全球市场震动。
中国立刻反击海关总署宣布对美国大豆加征23%关税。
同时发布进口预警通报:在ADM、邦吉、嘉吉三大粮商的输华大豆中,检出麦角超标和种衣剂残留,不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即日起暂停其输华资质。
这一决定直接击中美国农业的“软肋”,中国市场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40%,年贸易额超120亿美元。
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季度,美国中西部农场就感受到了寒意。
爱荷华州农业厅4月报告显示,该州大豆仓库使用率已达98%,部分农场不得不将大豆堆放在露天场地,用防水布遮盖。
到6月底,伊利诺伊、印第安纳、俄亥俄、明尼苏达和爱荷华五州的积压大豆总量突破468万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较年初下跌28%,跌破每吨340美元的成本线。
农民的抗议声浪逐渐高涨。
7月12日,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出现200辆拖拉机组成的抗议队伍,他们鸣笛围堵州政府大楼,车身上贴满“关税毁了我们的农场”“还我中国订单”的标语。
爱荷华州大豆协会一周内三次组织代表团赴白宫请愿,协会主席约翰・海斯在听证会上直言:“我们的大豆在仓库里腐烂,而巴西人正在把大豆装上运往中国的货轮。”
南美国家确实抓住了这一机遇。
巴西农业部9月数据显示,当月对华大豆出口量达260万吨,装满40艘货轮从巴西桑托斯港出发。
为巩固市场份额,巴西出口商给出每吨21美元的价格优惠,还与中国中粮集团签署3年长期供应协议,承诺未来三年向中国供应5000万吨大豆。
阿根廷也不甘落后,借着国内实施的零出口税政策,阿根廷大豆出口成本降低15%。
8月单月对华订单量就达180万吨,创2018年以来新高,还获得中国企业9亿美元预付款采购合同。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的逆转肉眼可见。
美国农业部统计显示,2025年1-9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下降72%,市场份额从35%萎缩至18%;而巴西的份额则从35%飙升至65%,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
关键农业州的政治风向也随之转变,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爱荷华、伊利诺伊等州的支持率较去年下降12个百分点,农业游说团体的不满情绪已直接影响到共和党内部团结。
9月中旬,特朗普紧急致电中国。
据美国财政部匿名官员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要求中国将大豆采购量提升至2024年水平的4倍,即每年进口超3000万吨。
还威胁若不满足要求,将把中国12家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进一步扩大技术封锁范围。
但此时的美国大豆市场已积重难返。
美国大豆协会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大豆库存已达历史峰值,相当于正常年份6个月的出口量,部分农场主已开始销毁无法储存的大豆。
面对美方的要求,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作出明确回应,用12个字概括中方立场:“中方立场明确,按规则办事”。
他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补充说明:“农业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农民更不应为贸易战埋单。中国市场始终对优质农产品开放,但合作必须基于平等和规则,而非单方面的政治压力。”
中国的行动不止于此。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合作正在结出硕果。
9月,11国媒体记者走进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探访中哈农业合作典范项目。
该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投资4亿元,建设年加工30万吨油脂的加工厂和年吞吐100万吨的粮油物流中心,开发150万亩种植基地。
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构建起“北哈州—西安”跨境供应链,将哈萨克斯坦的优质油脂和面粉源源不断运往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与乌克兰签署的玉米合作协议已进入实施阶段,首批20万吨乌克兰玉米于9月下旬抵达天津港。
与俄罗斯的小麦进口合作也在稳步推进,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增长45%。这些举措进一步分散了中国农产品进口来源,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10月份的东盟峰会即将召开,这被外界视为中美贸易谈判的潜在契机,但美国若继续坚持“用关税换让步”的思路,谈判恐难取得突破。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报告指出,全球贸易摩擦已导致农产品贸易成本上升18%,美国大豆产业的损失还在持续扩大,若不能及时恢复对华出口,玉米、小麦等其他农产品也可能失去中国市场。
这场由关税引发的贸易博弈,早已超越单一商品的范畴。
它考验着各方平衡政治诉求与经济现实的能力,也揭示出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直新闻——2025-09-14《中美新一轮会谈前交锋,中方正面刚》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