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被追讨24亿执行款,王健林卖家产还债,儿子却在海外消费

前言

24亿元执行款,这是北京金融法院给万达集团的最新"账单"。加上此前的欠款,71岁的王健林现在背着超过76亿元的债务包袱。

从2015年手握2600亿身家的华人首富,这位商业老兵用9年时间体验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更让人心酸的是,就在他拼命卖家产还债时,38岁的儿子王思聪却在东京夜店挥金如土。

王健林真的走到绝境了吗?这位曾经喊出"先挣一个亿小目标"的商界传奇,还有咸鱼翻身的可能吗?

作者-W

当债务像雪花一样飘来

凌晨3点,万达总部的灯还亮着。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成了常态。办公室里,王健林正在和律师团队讨论着那份来自北京金融法院的执行文书。

24.02亿元,这个数字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让本就债务缠身的万达集团雪上加霜。按照天眼查的风险监控显示,这已经是万达2025年内的第十次被强制执行。

累计的强执金额,已经达到了让人绝望的76亿元数字背后是更残酷的现实。这次涉诉的主体,是万达商业管理集团的核心项目公司——大连新达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持有的上海五角场、成都锦华路等7座一线城市万达广场的收益权,全部被质押。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万达最赚钱的那些商场,收租的权利都被法院"锁"住了。就像房东的银行卡突然被冻结,原来每年能收几十亿租金的摇钱树,现在一分钱都动不了。

更要命的是,南京中院还冻结了万达商管1.4亿股权,涉及武汉汉街、西安高新等黄金地段的商业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万达想通过"卖卖卖"来解决资金问题的路子,被彻底堵死了。

想象一下,一个人欠了一屁股债,本来打算卖房卖车来还钱,结果发现房产证和车辆登记证全被法院扣押了。这就是王健林当下面临的困境。

在债务的重压下,这位71岁的老人显得格外疲惫。知情人士透露,王健林最近几个月明显消瘦了很多,那个曾经在镜头前意气风发的商业大佬,如今眼神里多了些无奈和焦虑。

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追根溯源,这些债务很多都来自2016年万达从香港退市时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时为了筹集资金,万达找了30多个投资人借钱,约定"三年后回A股上市还钱"。

结果A股上市计划彻底泡汤,当初借的300多亿,如今利滚利变成了500多亿。债主们举着当年签的借据,把万达告遍了全国的法院。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时间要倒回到9年前那个改变命运的决定。

从云端跌落的9年轨迹

还记得2015年那个春风得意的王健林吗?那一年,他以2600亿元身家登顶福布斯华人首富榜,万达广场以每年50座的速度在全国攻城略地。万达商业年租金收入达到183亿元,持有物业面积全球第一。

那句"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的狂言,让无数年轻人热血沸腾,想要复制他的首富人生。那时的王健林,的确是风头无两。但成功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

2016年,就在万达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健林做出了一个后来让他追悔莫及的决定——让万达商业从港股私有化退市,计划转战A股。

为了筹集退市资金,万达签下了一个"对赌协议",约定要在2018年前完成A股上市。如果做不到,就得支付上百亿的回购款。这就像是在商业赌桌上押上了全部身家。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以万达的实力和王健林的影响力,A股上市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命运开了个巨大的玩笑。

2017年开始,监管层对房地产企业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调,让地产类企业的A股上市之路变得异常艰难。万达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最终彻底搁浅。

对赌协议失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近百亿元的回购压力,成了压在万达头上的第一座大山。但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更大的危机来自万达自身的"野心"。

为了支撑"世界级企业"的雄心,万达在海外大举扩张,收购了美国AMC影院、传奇影业等一系列"高大上"的资产。这些收购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实际上都是"烧钱"的无底洞。

与此同时,电商的崛起对实体商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万达引以为傲的万达广场,客流量开始大幅下滑,租金收入也随之缩水。内忧外患之下,王健林只能选择"断臂求生"。

从2018年开始,万达开启了漫长的"卖卖卖"模式。77个酒店项目、13个文旅项目、26座万达广场,甚至连北京万达总部大楼都挂牌出售。每一次出售,都像是在自己身上割肉。

2025年春天,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以25亿元卖给了同程旅行。5月份,太盟投资联合腾讯、京东以500亿元收购了48座万达广场。这些钱听起来不少,但大部分都得用来还债,真正能留下的寥寥无几。债务危机已经够让人头疼了,偏偏儿子还要添乱。

父子两重天,家族企业的无奈

就在王健林为24亿债务焦头烂额时,大洋彼岸传来了儿子的"好消息"。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38岁的王思聪正在东京银座的VIP包厢里狂欢。

他豪掷上万元开香槟塔,身旁两位网红脸女孩亲密喂食,完全是一副纸醉金迷的模样。这种强烈的对比,让网友们直呼"什么都影响不到他的好生活"。

当父亲在深夜的会议室与债权人周旋时,儿子却在异国他乡挥金如土。

这种割裂感,比任何债务数字都更让人心痛。毕竟,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子不教,父之过"。王思聪的每一次出格行为,都会被外界解读为对父亲的不孝和不懂事。

事实上,王思聪的"不务正业"由来已久。

前女友黄一鸣在直播中哭诉:"孩子确诊自闭症,思聪连30万治疗费都不愿付。"现任女友懒懒突然停更社交账号,闺蜜爆料说"王思聪用分手威胁她签保密协议"。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消耗着王家的声誉。

但换个角度想,也许王思聪的"不参与"恰恰是对父亲最好的保护。毕竟,他此前的创业经历并不成功——熊猫TV最终倒闭,香蕉娱乐也被吊销了营业执照。与其让他参与进来添乱,还不如让他在外面"潇洒"。

这就是家族企业面临的典型困境。第一代创业者通过拼搏和智慧打下江山,但第二代往往缺乏同样的创业精神和商业嗅觉。传承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市场竞争,还要处理内部的家族矛盾。

对比国外的家族企业,像沃尔玛的沃尔顿家族、宜家的英格瓦·坎普拉德家族,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治理结构,避免了家族内部的纷争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但在中国,很多家族企业还停留在"父传子"的传统模式上,缺乏现代企业治理的理念。

更让人担忧的是,王思聪的种种行为,正在给万达的品牌形象造成二次伤害。企业的信誉和品牌价值,往往比有形资产更重要。当消费者和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时,即使有再多的资产,也很难挽回败局。

在商业合作中,信任是最珍贵的货币。而王思聪的负面新闻,正在消耗着这种信任。

从某种意义上说,万达面临的不仅仅是财务危机,更是一场信任危机。债权人、合作伙伴、消费者,都在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辉煌的商业帝国。

面对如此复杂的困局,71岁的王健林还有机会吗?

绝境中的希望与启示

或许答案就藏在王健林这些年的坚持里。在商业世界里,失败的企业家多如牛毛,但真正让人敬佩的,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底线的人。

6000亿外债的压力下,王健林没有选择跑路或者破产重组,而是咬牙坚持,一分一分地还债。这种担当精神,比任何财富都更珍贵。

从商业角度看,万达并非没有翻身的可能。首先,万达的核心资产依然优质。那些被质押的万达广场,位置都在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即使在电商冲击下,优质商业地产的稀缺性依然存在。

随着消费回暖和商业模式创新,这些资产的价值有望重新得到认可。其次,万达在商业地产运营方面的经验和品牌价值,仍然是稀缺资源。在"轻资产"模式下,万达可以通过管理输出和品牌授权,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商业地产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买地-建房-卖房"模式正在向"持有-运营-服务"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恰恰是万达的强项。如果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万达完全有可能重新崛起。

当然,这需要王健林放下身段,接受新的游戏规则。71岁的年纪,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颐养天年的时候。但对于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来说,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褚时健74岁种橙子,任正非75岁还在为华为奔波,商业史上的传奇人物,往往都有着超越年龄的韧性和智慧。关键在于,王健林能否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这个突破口,可能是一次成功的债务重组,可能是一个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也可能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的创新。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王健林的命运,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改革开放初期,那些敢于"下海"的企业家,享受了时代的红利,也承受了转型的阵痛。

从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到如今的调控期,从粗放式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每一次转变都是对企业家适应能力的考验。

有网友在老视频下感慨:"当年听他小目标演讲的热血青年,如今也在为房贷失眠。"这种错位的相似,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时代共鸣。商业江湖从不同情眼泪,但永远敬畏孤勇者。

王健林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不在于成功时的风光无限,而在于困境中的坚持不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或许,这就是76亿债务背后最重要的启示。

结语

从首富到"首负",王健林用自己的起伏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商海无情。但债务缠身却坚持还款的担当,比任何财富都更珍贵。

71岁还要为76亿债务奔波,看似绝境,但商业史上绝地反击的故事从不缺少。关键在于能否放下身段,学会在新时代的游戏规则下重新出发。

王健林还能再创辉煌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你觉得什么才是一个企业家最宝贵的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财经   儿子   海外   集团   王健林   债务   商业   企业家   资产   广场   困境   首富   法院   中国   身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