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视一姐曹颖,巅峰时突然隐退,如今吃二十年抗焦虑药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扬子晚报、新浪财经、百度百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小仔浏览厅

编辑|小仔浏览厅

前言

钱再多有什么用?曾是风光无限的“央视一姐”,却在《浪姐》舞台上饱受争议。

“情商低”、“口无遮拦”许多看着她节目长大的观众,感觉自己的“童年滤镜”碎了一地......

“情商低”

曹颖在节目里的许多行为,都让人感到非常的不适应。或许是她习惯了自己就是全场的核心,是那个掌控节奏、抛出话题、引导情绪的人。

在今天这个强调个体感受的真人秀场子里,闹出一大堆“笑话”。

一上节目她反复去戳王珞丹的痛处,是否介意被错认成白百何,直到对方明确表示不悦,让她别问了。

甚至在王珞丹明确表示“知道会生气就别问了”之后还步步紧逼,完全忘了,真人秀的镜头下,嘉宾的真实感受,比节目效果更重要。

她以为自己是在完成“主持任务”,殊不知早已越过了人际交往的边界。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叶童看中医的环节。当医生准备私下沟通时,曹颖脱口而出:“我们都方便听”。

瞬间让气氛降至冰点。她甚至下意识地将自己的身体状况与叶童比较,最终换来对方一句忍无可忍的质问:“你老跟我比个啥呀!”

甚至,她公开表示自己曾比那英更红,在与邓萃雯聊反派角色时,又把话题引向自己“脸圆接不到戏”,让对方陷入尴尬。

这都是习惯性地将对话焦点引向自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很多网友表示“越老脑子越不行了”。更是有网友直言节目组将她淘汰掉。

想当年,无论是央视的《综艺大观》,还是在湖南卫视与何炅搭档,曹颖的这种“接地气”和“强控场”都是她成功的法宝。

她曾是董卿和何炅的前辈,三次登上春晚。但时代变了,媒介环境变了,曾经的专业优势,如今却成了人际交往中的“障碍”。

自曝患癌,钱再多有什么用?

而她更是在节目中自爆,她患病的事实。曹颖在生活中的“拼命三郎”姿态,更让人感到一丝心惊。

那年她确诊了胃底腺癌,虽然是早期,但手术和化疗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恶心、呕吐、脱发,身体极度虚弱。

这一切的根源,是她忙于工作,连续两年半没有做过一次全面的体检。除了癌症,她还曾被焦虑症和轻度抑郁折磨,连声带都动过手术。

病痛让她想到了最核心的恐惧。在节目里,她谈及14岁的儿子时声泪俱下,最放不下的就是他。

她怕自己万一不在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像她一样去爱护自己的孩子。这种深层的恐惧,成了理解她所有疯狂行为。

医生建议她术后静养3个月,她只给了自己8天。第八天,她就出现在了直播间,脖子上甚至还戴着引流管。

为了直播效果,她亲自试吃了20多种零食。这已经不是“敬业”了,这是将自己还在康复中的身体,做一场与时间、与命运的豪赌。

丈夫王斑是国家大剧院的副院长,家庭并不缺钱。但她依然疯狂。2022年,她的直播销售额高达5亿,单场最高曾突破5000万。

她拼命赚的钱,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给儿子构筑一个她认为坚不可摧的物质“铠甲”。她要用这些钱,去对抗未来所有的不确定性,去替代自己可能无法给予的陪伴。

这正是她自己说的那句话,“最大的勇气,是把软肋养成盔甲”。

当争议成为流量密码

在节目中引发了巨大的公众争议,而这些争议背后,她巧妙将这些转化成了可以变现的流量,那些被骂上热搜的“低情商”片段,恰恰是节目播放量最高的贡献者。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黑红”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生存法则。

公众对她行为的围观、讨论甚至审判,最终都可能转化为购买力。一个“争议-关注-变现”的商业闭环,就这么形成了。

人们一边在社交媒体上批评她的“口无遮拦”,一边又可能在她的直播间里下单。

于是,舆论开始猜测,她是不是在故意“立人设”,为了翻红而设计了这一切。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已不重要。

因为即便她的行为完全是无意识的,其产生的结果也精准地踩中了“黑红”路线的商业密码。

个人的困境,就这样无意间与时代的流量密码精准契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共生现象。

人们从最初的“童年滤镜破碎”,到不解“她丈夫王斑已是国家大剧院副院长,何至于此”,最终落点变成了复杂的心疼。

这套“争议加热,脆弱降温”的组合拳,无意中被她打得相当奏效。

结语

曹颖的“失控”,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她身上的“铠甲”,既是母爱的极致体现,也是创伤留下的深刻烙印。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上一个时代规则里功成名就的女性,正试图用一种已经失衡、甚至有些悲壮的方式,在全新的丛林法则里,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软肋”,杀出一条血路。

在批判她的“情商”之前,或许更应该看到背后一个中年女性所面临的真实困境:事业的转型、健康的警报和无法释怀的家庭牵挂。

相比于一个完美无瑕的“人设”,一个真实、矛盾、在挣扎中前行的人,或许更值得我们去尝试理解,而不仅仅是消费。

只能说还是注意身体吧,毕竟钱再多也买不来健康,想要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陪在他身边。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扬子晚报、新浪财经、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娱乐   巅峰   焦虑   央视   曹颖   节目   信源   软肋   滤镜   情商   流量   身体   时代   黑红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