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饮咗未?”几乎是广东人童年的经典。
这句广告词曾让养乐多成为大街小巷的代名词。
可到了2025年,这个曾经风靡的乳酸菌饮料巨头,却不得不宣布关闭广州第一工厂,一场看似“不起眼”的工厂关闭,背后其实藏着一个行业大变天的故事。

养乐多广州一厂,那个2002年投产的老牌工厂,将于11月30日正式关闭。这消息一出,圈内不少人都震惊——这可是养乐多在中国的老“标杆”生产基地啊!
不过,现实就是残酷,销量从巅峰时期的日销760.9万瓶,坠落至2025年一季度仅149万瓶,跌幅近乎腰斩。
养乐多官方给出的说法,是要把生产任务转移到广州二厂和佛山厂,提高资源利用率,但别被表面数字蒙蔽,销量的大幅下滑才是真正的底层推手。
2022年至2024年,养乐多中国市场销量从日均625.7万瓶骤降至443.9万瓶,广州市场尤甚,跌幅最大。广东的老消费者流失速度之快,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顺带一提,上海工厂也在去年关停,靠近二十年的生产线就这样被撤销,连同上海本地法人实体都解散了。
这不是一家企业的偶然选择,而是一个产品江河日下的明证。

养乐多的挫败背后,是整个乳酸菌饮料市场的疲软。
据最新市场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乳酸菌饮料品类在整个饮料市场中的份额,从18.2%跌至16.6%,跌幅创下新低。
主要原因有3点:
举个例子,蒙牛的“优益C”、伊利的“每益添”在乳酸菌含量上直接秒杀养乐多——500亿对100亿的对比,差距超大。
价格方面,国产品牌普遍更亲民,这在讲究性价比的市场环境里,谁会不选便宜货?
养乐多“推新品、减糖”也没啥明显起色,低糖小蓝瓶、小金瓶相继推出,2024年蜜桃味新口味上线,市场反应不温不火。
2025年第一季度,养乐多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了3.9%的小幅增长,或许是经过调整和优化的第一盏灯。
但我们别忘,2019年同期的销量近600万瓶,而今天只有383万瓶。距离之前的辉煌,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这点回升能撑多久?别忘了竞争对手们正在加速追赶——产品力、价格、渠道无一不是利器。
且广东市场这一块,养乐多的反弹尤其乏力。关闭广州市第一工厂的背后,是基础盘缩水的无奈。所谓通过转移产能提升效率,顶多是场“苦肉计”,拯救不了销量断崖。
养乐多没落,同样反映出整个行业的更大转变。国产品牌蒙牛、伊利、味全等,动作频频,不止抢市场,更在“讲故事”上更接地气、更符合当下消费者口味。
举个例子,优益C和每益添不光奶味纯正,还大打健康牌,活菌含量高,糖分少,包装设计也更年轻化。更关键的是,这些品牌不像养乐多那样“死守传统”,而是灵活应对、快速迭代。
这让习惯了“益生菌救肠道”的消费者慢慢转向新兴品牌。
养乐多还能撑多久?280万日销到149万,答案就在数据里。
养乐多仍在作出改变,确实要通过技术升级、产品创新和资源整合去挽回市场。关闭老工厂,提升生产效率,看似务实选择,但根本问题是:
养乐多必须适应新消费趋势。产品要更健康、更符合年轻人口味,价格策略要有吸引力,品牌要重塑与年轻人的连接。

毕竟,消费者不是无底洞,价格贵、概念老的品牌迟早被时间抛弃。
这并不是说养乐多一无是处,只是它长时间没能突破自己设下的藩篱。它曾是益生菌市场的领头羊,如今却像一台偶尔死机的电脑,卡顿明显。
关闭广州一厂的背后,是“黄金时代”的告别。销量腰斩,竞争激烈,品牌力下滑无疑是给养乐多敲响了警钟。
但市场总有机会,谁能抓住消费者心,就掌握了未来。
养乐多的挑战是重大的,也许它会逆袭,也许会被历史渐渐遗忘。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这份曾伴随千万人成长的乳酸菌饮品故事,却已深刻改变了中国饮料市场的格局。
谁不想让生活多点健康和美味?养乐多的下一步棋,可能决定它能否重返巅峰。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