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江苏五虎要称王,你去过江苏的高速服务区吗?有没有被惊艳到?本来是去苏州旅游的,结果在高速服务区停车上了个厕所,出来后在服务区逛了一天!单逛了个服务区,钱就花完了。堪比景区的服务区,这大手笔还真是江苏特色。
江苏的另一个特色是“散装”,南边北边相互嫌弃,有人说这是外面没对手只能内斗,有人干脆用“豪门宫心计”类比,说来说去总觉得是变相在夸它。在外你很少听到以“江苏人”自报家门的,都具体到县市,像南京苏州徐州的,昆山玉山华西的,语气里那股子自信,别的地方真学不来。也难怪人家自信,江苏各地那都是要强的主儿!那么江苏到底有多强呢?
它的位置十分关键,东临黄海,北邻山东,西接安徽,东南连沪浙,家里集齐了江河湖海,是南北沿海地区连接的桥梁,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的发展引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交叉。
这次中央批复江苏规划,在省内打造5座重要中心城市,建立3个城市圈,让经济更上一层楼!具体是哪5座呢?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省会南京。6朝古都自带光环,有世界上最大的科举考场,上万名学子坐一起答题,有这方面的历史基因,如今的南京依然是全国学习最厉害的城市。
不过在经济上,它却是千年老二。还真不是它不上进,相反它一直力争上游,守着钢铁、石化、汽车、电子四大基本盘,又把握时代机遇,积极布局现代服务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依托自身厚实的科研基础,力主打造东部产业和科技创新中心。从世纪之初的经济规模千亿城晋升为GDP万亿大户,并且有望突破2万亿大关。谁能说人家不够努力?
而且人家的交通也给力,集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港、运输管道6位一体,妥妥的海陆空协同枢纽。该市有34条高速、国省道,建成1环8横18射的公路网,高速区市通,公路村村通。有38个火车和高铁站,已建成1环2跨8线的铁路格局,高铁动车直达各省会城市,效率比肩京沪。还有4个机场,一张机票国际国内畅通行,近可抵亚洲,远可达欧美、大洋洲。另外南京港是江海转运综合枢纽,港口内已实现铁路、水运一体化,使得国内跟全球连结更高效。
由此可见,中央让南京独挑大梁,撑起一个都市圈,也是看好该城市的发展前景。
排第二的是副中心城市苏州市。可能有不少人还不知道江苏,但多数人都听过苏州,自古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个园林,一个水乡,一条运河,一条湖泊,再加上昆曲、评弹、苏绣,足以让苏州的江南韵火遍全球,而这只是苏州的一张名片。
另一张是什么呢?全球工业第一城。苏州工业园区世界出名,不少国家像新加坡的工业园区就落户这里。该市地处长三角中部,通江靠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16万家企业扎堆落户,有3成多是世界500强。
明明一个制造业就能通关,但人家要强,正努力打造成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吃上科技创新的红利!常年稳坐江苏经济一哥位子,GDP有望突破3万亿大关。一个让直辖市都害怕的地级市,也难怪南京屈居老二。
第三个要说的是无锡市。这座城市的名字很特别,因为家里的锡矿开采殆尽,就取名“无锡”,还真是简单直接,但并不影响这座城市的美。到鼋头渚体会太湖之美的精髓,到南禅寺感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还有灵山大佛、惠山古镇,总有看不够的江南美景。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无锡的全部,那就看轻人家啦!
这座城市北靠长江,挨着苏州、常州,京杭运河穿城过,河运海运并举,是长三角的枢纽,近代就有民族工商业,建国后乡镇企业崛起,近年来又布局物联网、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我国首款碳14核能电池就产自这里。作为江苏省内经济三哥,无锡GDP刷进2万亿俱乐部指日可待。
第四个要说的就是常州市。一个太湖三家分,苏州一块,无锡一块,另一块就是常州。这座城市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如今因新能源而出名,也因此发家致富,成为江苏省内最后一位GDP万亿户。
在未来的规划中,苏州、无锡、常州,这三个万亿大户强强联手,撑起苏无常都市圈,有望成为推动江苏经济更上一层楼的排头兵。
最后要说的是徐州市。最不江苏的徐州有多润?一边享受着江浙沪快递包邮,一边享受着北方的冬季供暖。自古就是兵家的心头肉,商贾的交易所,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一路走来是起伏跌宕,早年苏北被苏南嫌弃,徐州也是被吐槽。如今风水轮流转,这座城市的工程机械产业全国闻名,重工制造、集成电路也很能打。
另外又有京杭大运河、京沪和陇海铁路穿过,还有年吞吐量超6000万的徐州港加持,妥妥的交通枢纽。GDP距离万亿大关只差临门一脚,稳居江苏经济老六,碾压温州等苏南城市。
这次中央指定让徐州独当一面,撑起淮海都市圈,也是看到了徐州的发展潜力。
可以看到,这次中央批复江苏的规划,5座中心城市不仅实力过硬,而且遍布全省东西南北各个方位,这是要让江苏全面进阶的节奏!
说起来,江苏的“散装”一点不抽象,虽然地形8成以上都是平原,但气候、季节变化以及习惯认知方面,南北差别还是挺明显的,苏北跟北方更接近,苏南是典型的江南。 “散装”体现在经济上,那就是各地你追我赶的竞争。全国百强市占了13个,百强县占了26个,GDP超千亿的县有17个。从地级市到县到镇再到村,全国经济排名第1的,都在这个省。
得益于制造业发展势头猛,近年来江苏跟前面的广东差距在逐年缩小,能否实现赶超成为双料第1值得期待。
从‘散装内斗’到‘五虎协同’,江苏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强者,既能对线,又能打团。
评论区江苏人集合了。
信息来源:
《中央批复江苏规划解读》
《徐州都市圈战略规划》
《国家统计局(2024)年江苏GDP数据》
《江苏新兴产业布局解析》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