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素这人,出生在1915年的苏州,本名叫潘白琴,家里是老牌望族,祖上潘世恩在清朝当过大学士,还是状元宰相那种级别,苏州当地谁不说潘家有头有脸。可惜家道中落得快,她爸潘智合就是个典型的败家子,整天游手好闲,花钱如流水,把祖产败得七零八落。潘素妈沈桂香倒是个有见识的,从书香门第出来,知道女孩得有点真本事,就从小抓她学东西,七岁起教弹琵琶、画画,还背古诗词。

潘素小时候练这些,底子打得不错,手上功夫过硬。可惜好景不长,1928年潘素才13岁,她妈就病故了。家里没了主心骨,她爸很快就续弦娶了王氏。王氏这人可不简单,心眼小,进门没多久就看潘素不顺眼,觉得她多吃一口饭都是负担,暗地里联系上海的妓院,以300大洋的价格就把潘素卖了过去。王氏这事儿干得够狠,典型的后妈作风,一点情面都不讲,直接把个名门闺秀推到风尘里。

潘素到了上海,妓院在西藏路和汕头路的交口,那地方鱼龙混杂。她刚去时啥都不懂,大字认不了几个,但人长得秀气,谈吐还行,加上苏州口音软糯,会点画画,很快就适应了。妓院里她学着接待客人,主要靠弹琵琶出头,手臂上还刺了花纹,客人多是上海滩的二等流氓那种。没几年,她在上海滩红了,人称潘妃,花魁名头响当当。
国民党中将臧卓看上她,还收她当妾,俩人关系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臧卓这人军阀习气重,仗着权势就把潘素当私有物。潘素在这种环境下混,日子过得勉强,但她有技艺傍身,不完全靠卖笑,琵琶弹得一流,客人冲着这个来听的多。
转折来得突然,1935年张伯驹到上海盐业银行查账。他爸张镇芳是清末直隶总督,还是袁世凯的内弟,创办了盐业银行,中国四大银行之一。张伯驹1898年生在河南项城,小时候过继给张镇芳,七岁进私塾,九岁就能写诗,人称神童。年轻时在袁世凯的混成模范团骑兵科训练过,后来在曹锟、吴佩孚、张作霖手下干过提调参议,但张伯驹对军阀政治腻歪透了,早早退出,转头钻研文艺。他跟溥侗、袁克文、张学良并称民国四公子,擅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是京剧研究者和收藏家。
那年他到上海,本是公事,朋友拉他去天香阁散心,结果一眼看上潘素。张伯驹当场提笔写了对联:“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这对联把潘妃嵌进去,还比她为王昭君。张伯驹这人风流,但对潘素是真动心,每天去捧场,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消息传到臧卓耳朵里,他火了,直接把潘素软禁在一品香酒店,不让她见人。臧卓仗着军阀身份,派卫兵把守,典型的霸道作风。张伯驹不干了,找好友孙曜东帮忙,孙曜东租了静安别墅安置,买通卫兵把潘素救出来。两人逃出上海,返回北方,1937年正式结婚。那时候张伯驹已有三房妻妾:元配李氏、二夫人邓氏都没生子,三夫人王韵香。张伯驹对潘素不一样,没让她当摆设,而是当正室待,慢慢遣散了其他妻妾。1950年新婚姻法出来后,他给前妻们钱财,正式离婚,就剩潘素一个。

婚后张伯驹对潘素挺上心,知道她有绘画底子,就请名师教她。1936年起,朱德甫教她画花鸟,夏仁虎教古文,后来还找汪孟舒、陶心如、祁井西、张孟嘉这些大家指点。潘素21岁重拾画笔,临摹张伯驹收藏的名迹,专攻青绿山水画,工笔重彩那种,细腻严谨,金碧辉煌。张伯驹带她游山玩水,登峨眉山、去山西大漠、游桂林漓江,这些经历让她画风更有气势。张大千看过她的画,说“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这是真认可。
潘素代表作不少,《溪山秋色图》《松峰耸翠图》《秋山烟霭图》《漓江春晴》《临吴历雪山图》《松崖初雪图》《雪山寒林图》《万里春光图》《湖山初雪图》,这些画作为国家礼品送过外国元首,比如1958年《临吴历雪山图》给英国首相,《游春图》给日本天皇。1956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写生,她去漓江画的《春晴图》在美展上,周恩来驻足,说“颇有新气象”,这对她是莫大肯定。

张伯驹自己也是大收藏家,从30岁起痴迷书画,倾家荡产买古董。1941年,他听说展子虔的《游春图》要卖给日本人,赶紧卖掉李莲英旧宅给辅仁大学,潘素卖首饰,凑240两黄金买下。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被绑架,绑匪要巨款,潘素东奔西走筹钱,最后用金条赎人。那时候家产已败不少,但潘素没怨言,还支持他继续收藏。
1943到1945年,他们住西安,潘素把书画缝在被子里运走。1949年北平解放,张伯驹主动交出盐业银行旧债权,觉得国民党腐败,跟共产党走。1952年捐《游春图》和唐寅画给故宫,1956年捐陆机《平复帖》等八件珍品,全是无偿。潘素也出力,她拒绝外商30万银元买《平复帖》,显示出骨气。
夫妇俩生活简朴,张伯驹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长年穿长衫,吃大葱炒鸡蛋就算好菜。家道中落后,潘素画书签卖钱养家,住陋巷也没离心。张伯驹写词55年,很多咏潘素,比如《瑞鹧鸪》忆相遇,《水调歌头》庆生日,《鹊桥仙》说“百年夫妇百年恩”。
1975年他写“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共度。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1981年北海办展,两人合作58幅作品。1982年2月26日,张伯驹去世,享年84岁。潘素守寡十年,把他留的20件书画捐给国家。1992年4月16日,潘素去世,77岁。
历史上这类例子不多,他们算典型,值得多想想。潘素画作现在还流传,证明才华不灭。张伯驹的词也留下来,记录了那段感情。总之,这对夫妇的经历,跨越时代,从个人到国家,都留了印记。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