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当最后一瓶印着"益力多"字样的粉色饮品走下生产线,广州永和经济开发区的那栋白色厂房将正式拉上卷帘门。日本养乐多本社一纸公告,为中国首家养乐多工厂画上了23年的句号——这座2002年投产的"元老级"工厂,即将在机器的最后一声轰鸣中,成为一代人记忆里的酸甜符号。
对于老广而言,"益力多"这三个字从来不止是一瓶饮料。2002年的夏天,当穿着粉色制服的"养乐多妈妈"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西关巷弄,那句"你今日饮咗未"的问候,很快成了街坊邻里的日常。"那时候放学最期待的就是校门口的小卖部,攥着五块钱买一排益力多,吸管戳破瓶盖的瞬间,酸甜的乳酸菌味能香一路。"在广州土生土长的80后陈女士翻出手机里珍藏的旧照片,画面里年幼的儿子举着空瓶笑得一脸灿烂。
作为养乐多叩开中国市场的"敲门砖",广州一厂承载着太多"第一次"。2001年1月,广州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2.475亿人民币打造的现代化厂房严格遵循HACCP标准,从国外进口的自动化生产线每天能产出数十万支活菌饮品。2002年6月,第一瓶益力多在这里诞生,凭借"肠道健康"的新理念,迅速打破广东饮料市场格局,成为少数能让家长主动掏钱的"健康零食",与凉茶共享"广东孩子两大续命水"的江湖地位。
厂房里的机器见证了中国乳酸菌市场的崛起。从最初的日产数万支,到巅峰时期与广州二厂、佛山厂共同实现600万支/日的产能,广州一厂的流水线23年来从未停歇。那些穿着白大褂的工人记得,每一批产品都要经过120项质量检验,进口脱脂奶粉在发酵罐里变成乳白的原液,最终封装成熟悉的粉色小瓶,通过密布的配送网络送往广东、海南的千家万户。
"设备老化"是官方给出的关闭理由,但在老员工李叔看来,这座工厂更像是完成了历史使命。"2014年二厂投产时我们就知道,老厂房的生产线早晚要更新,但真到要走的那天,还是舍不得。"他指着墙上泛黄的投产照片,照片里年轻的工人们举着益力多瓶合影,背景里的"2002"字样格外醒目。据广州益力多回应,此次将三厂体制改为两厂,是为了集中经营资源,提升市场竞争力,但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感叹:"关掉的是工厂,关不掉的是每次喝益力多都想起的童年午后。"
这场告别来得并不突然。早在2024年12月,运营20年的养乐多上海工厂就已谢幕,生产转移至天津、无锡基地。此次广州一厂的关闭,让养乐多在华生产基地缩减至5家。
但对于许多人而言,粉色小瓶里装着的不仅是乳酸菌,更是跨越两代人的情感联结。"现在给女儿买养乐多,她会像我小时候一样把空瓶攒起来,说要送给'养乐多妈妈'。"陈女士的话道出了无数消费者的心声。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