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社保基金集体扫货!一季度业绩暴增股惊现“国资天团”


2025年的春天,A股市场的投资者们在震荡中寻找确定性。当多数公司还在为一季度业绩发愁时,一家以客车制造为主业的企业交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答卷:营收同比增长32%,净利润飙升81%,扣非净利润更是暴涨152%。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赫然出现了五家社保基金的身影——社保基金502组合、117组合、3008组合等不仅集体重仓,还分别大幅加仓32.49%、73.53%、23.74%,合计持有2942.16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近5%。北向资金、险资也纷纷扎堆,这样的“国家队”阵容,让市场对这家市值60多亿的企业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家背靠中国重型汽车集团、由山东省国资委实控的公司,核心产品涵盖新能源客车、旅游客运车型、智能化公交等多类车型。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近60%,传统客车业务贡献了79.17%的主营业务收入,新能源板块虽占比不高,却在悄然蓄力。当投资者们看着其60%以上的资产负债率时,却发现其中没有一分钱有息负债——这种纯粹的经营性负债,反而成了企业竞争力的独特注脚。

在社保基金重仓、海外市场高歌猛进的背后,这家公司究竟藏着怎样的增长密码?当“国家队”用真金白银投票时,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读懂这份季度成绩单背后的深意?


走进这家企业的生产车间,焊接火花与机械轰鸣交织,流水线上的新能源客车正等待着发往全球各地。2025年一季度,其净利率回升至4.52%,总资产周转率逐年加快,这些财务指标的改善,源自经营战略的悄然调整。传统客车业务依然是“现金奶牛”,但新能源板块的出口表现却像一匹黑马——2024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近60%,仅智利市场就一次性拿下895台纯电动客车订单,首批300台已在3月底漂洋过海。这种“传统业务托底、新能源突围”的策略,让公司在行业洗牌中站稳了脚跟。



社保基金的重仓逻辑,或许能从其财务报表中窥见一二。没有有息负债的资产负债表,意味着公司无需为利息支出发愁,每一分利润都能投入研发或市场拓展。2024年,其海外市场收入同比上涨63.51%,在智利、沙特等市场的高端订单排产已至2025年6月,这些“真金白银”的订单,正是社保基金看重的长期增长潜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定制化开发车型:为中东市场强化底盘防护,为北欧市场提升车身防腐性能,这种“量体裁衣”的技术实力,让其在欧美品牌主导的高端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然而,市场的担忧同样存在。尽管新能源出口势头强劲,但传统客车业务仍占营收近八成,在国内公交行业普遍面临低票价与高成本倒挂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公益属性与盈利需求,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此外,虽然有息负债率为零,但60%以上的经营性负债仍需依赖供应链的稳定运转,一旦市场需求波动,现金流压力可能骤增。


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这家客车企业的故事,折射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缩影。社保基金的重仓,不仅是对其财务数据的认可,更是对“传统产业+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式的信心投票。当新能源客车在智利街头穿梭,当智能化公交在国内城市运行,这家企业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诠释着“中国制造”的韧性与创新。

投资从来不是追逐短期热点,而是寻找时间的朋友。社保基金的长期布局,让我们看到价值投资的真谛:真正的优质企业,既能在传统领域深耕细作,又能在新兴赛道开疆拓土。就像其海外市场的拓展,不是简单的价格竞争,而是用技术实力赢得尊重——为智利市场定制的爬坡性能优化车型,为丹麦市场研发的低温续航技术,这些“硬核”创新,才是穿越周期的护城河。

站在2025年的十字路口,这家企业的成长之路仍在继续。当我们凝视其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时,更应看到数字背后的产业逻辑:传统产业的升级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技术投入;新能源的崛起不是偶然,而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必然。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中,那些能将“中国制造”刻进全球产业链的企业,终将成为时间的赢家。

或许,这就是资本市场最动人的叙事:当社保基金用长期资金投票,当海外订单纷至沓来,当技术创新转化为市场认可,一家企业的成长,早已超越了财务数字的范畴,成为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生动注脚。在这个春天,这样的故事仍在继续,而我们有幸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财经   业绩   集体   新能源   市场   客车   智利   企业   海外   组合   传统   公司   车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