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三伏天,真的是没感觉咋过,连朋友圈都没来得及晒个西瓜呢,人就快要出伏了。
说实话,这时间节点还挺特殊:2025年8月20日,处暑之前,赶上了“十年一遇的闰六月”,感觉刚熬完高温,转眼秋风就开始在早晚飘起来了。
这不,明天一出伏,大家伙又该扎堆去菜市场贴秋膘了。
前脚还在喊热,后脚就想着吃点好的补补,但是有些东西,我劝你真是“打死别买”摊主自己都不动筷,还不如咱直接接货。
先说茄子。夏天那是茄子的主场,地头青青一大片,“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但出伏后的茄子就像那些“表面努力,实际内里腐烂”的多,看着紫盈盈、水灵灵,掰开心里却黑乎乎,还多了一股莫名的苦味。
这东西,苦了不仅嘴,还可能伤身体,茄碱超标就是典型例子,说白了,“罢秧”后的茄子和老班主任一样,外表严肃、内心已然躺平。
秋天讲究温润,真别再碰这种凉性蔬菜了,该收收心,跟它好聚好散。
接着聊聊梭子蟹里的“水蟹子”。每到八月末,出伏那几天,东海终于解禁,市场小贩们一盆盆“开海第一鲜”往摊上一倒。
很多人看活蹦乱跳就买回家,结果一蒸全是盐水,一口“齁咸”,肥美全无。
懂行的从不买大筐装、半死不活的水蟹这玩意放久了都不好变质了。
现在的海鲜市场,其实套路比健身教练还多,小白容易踩坑,真的别图便宜,把家里一天都搅的臭气冲天。
带鱼那事就更有意思了。出伏阶段,市场里卖的带鱼全靠冷库里的货支撑的。
一条条冷冻带鱼,反复化冻,好比空气炸锅里反复加热的薯条,新鲜是没有的,甚至有商贩会偷偷漂白或者上点保鲜剂,卖相很唬人,但吃下肚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库底瑰宝”。
讲真的,秋后海鲜没到旺季前,带鱼基本都是翻库存,怼着胃口下手,那就跟平时抢特价一样便宜但“振人”。
韭菜也是个神奇存在。很多人以为,市场里绿油油的韭菜越新鲜越香,其实闰六月这会儿的韭菜,老得跟键盘侠一样,天天在线但一点都不真诚。
放几天也不打蔫,根本不变黄,这要么是喷了药,要么浸泡了防腐。“六月韭臭死狗”,嗅觉党闻了直摇头。
天气燥热本来就伤气,这时候真该养点柔和,秋冬滋阴,韭菜还是给下一波留着吧别让“嘴巴失业”还影响健康。
白菜不用说,老百姓眼里的“保平安”,不过这季节的白菜就像外卖平台刷单一样表面光鲜,拆开全是烂心黑斑。
高温下,菜农为了防虫防烂下药都快赶上美妆博主的脸部护理了。
市场白菜一年四季都能买到,多低价、多诱人,是个不折不扣的行业“韭菜”,可口感不如秋后,营养不如冬天。
真要炖豆腐还是等等吧,不如先省着点,别因为馋嘴把胃给祸害了。
至于海虹,那叫一个“勇士试胆大会”。近海的海虹,价格便宜得跟大主播直播间里的“挂件”一样,但出伏后的高温+雨季冲刷,大量淡水、污渍混进海里,养殖区污染风险爆表。
海虹这东西,高温后容易产毒素,有时候吃着鲜美,其实是自个儿发烧拼命。
网络流行一句话:“命重要,吃海虹等下岗。”就是真怕一口下去,得罪的不仅是肠胃,还是整个健康系统。
所以啊,明天出伏了,该吃啥就吃啥,千万别和这些食材较劲,也别拿大众心理当家庭试验田。
别看市场摊主整天喊新鲜,他们自己都暗地里挑苗头。
有时候生活里“不好意思”要学会说出口:保持清醒,与其贪这一口秋膘,不如舒舒服服过个健康秋天。
毕竟健康才是人生限量版的“绝版款”,别轻易下场变“韭菜”。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