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号模特引争议:可以“环肥燕瘦”不可“存在猫腻”



近日,由多个深圳公司联合主办的“国际模特大赛”在当地的颁奖活动引发争议。15号选手举起了女模组广东冠军奖杯,网友发出疑问“她是如何获得冠军头衔的?”

(11月19日红星新闻)

争议的源头,在于这位选手的外形,和我们通常认知中的“模特”形象有所出入。当然,形象不符合传统未必是问题。毕竟美本身是多元的,不一定非得高瘦白幼。一味盯着不符合主流审美的外貌指指点点,也确实没有必要。

审美可以多元,但比赛必须公正。

“环肥燕瘦,各尽其美”,这已经是当下社会普遍认同的审美观念。然而,这次模特大赛冠军的评选,却让“审美多元”和“比赛公平”之间的界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15号选手打破传统模特形象,本可以成为展示多元审美的良好范例。但现在,却因为公众对比赛公平性的质疑,陷入“猫步背后有猫腻”的争议。这背后所反映的,其实不只是审美观的差异,更是大家对“规则透明、结果公正”的强烈期待。

我们得承认,传统模特行业那套单一的身材和颜值标准,确实已经过时了。时尚界开始接纳不同体型、肤色、年龄的模特,大众也越来越认同“美不应该只有一种样子”。审美走向多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如果15号选手夺冠,是赛事方有意打破审美偏见的一种尝试,那我们确实不该用传统标准对她过多苛责,更不该对她进行人身攻击。审美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是成熟社会该有的态度。

但话说回来,大家质疑的,其实并不只是选手的长相,而是这场比赛到底公不公平、透不透明。

模特比赛,说到底是一项竞技活动。不管它倡导什么审美理念,都必须建立在“规则公平、过程透明、结果公正”的基础上。当冠军的外形和大众对“模特冠军”的普遍认知差距较大时,大家自然会问:是不是有黑幕?是不是和赞助有关?这些疑问,本质上是对比赛公平的维护,也是对潜在潜规则的警惕。

因为,一旦比赛失去了公平,所谓的“多元审美”就可能沦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幌子。这不仅对其他认真参赛的选手不公平,也会让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受损。

赛事方不能简单把大家的质疑归为“审美偏见”,而应该正视这些声音,主动回应公众关切。比如,公开评分标准、评委名单、打分过程等关键信息,用透明化的操作打消大家的疑虑。

如果确实是想推广多元审美,那更应该通过清晰的规则和公开的过程,让大家理解评选结果的合理性,而不是让冠军陷入争议。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理性发声,可以质疑比赛,但不要攻击选手。质疑公平是权利,人身攻击就越界了,既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激化矛盾。

总而言之,多元审美值得鼓励,但公平公正是不可动摇的底线。模特比赛,既要能打破审美偏见,也要能守住规则底线。只有比赛过程足够透明、结果足够公正,多元审美才能真正被大众接受,赛事也才能回归到传播美的初衷。

希望这次争议,能推动相关赛事更加规范、透明。愿未来的每一场比赛,既能包容“环肥燕瘦”的多元之美,也能守住“公平公正”的基本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时尚   环肥燕瘦   猫腻   模特   选手   冠军   公平   大众   赛事   公正   确实   透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