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计谋,对方明明看穿了你的意图,却不得不按你的方向走呢?”我们常说,做好一件事,既需要真诚,更需要智慧——在真切想成事的心之外,也需要规划和谋略。
而中国古人很智慧地将谋略分为阴谋和阳谋两类——阴谋利用信息差,而阳谋利用规律。相比于阴谋,阳谋更加光明,也拥有更加让人不可拒绝的力量。
什么是阳谋?什么又是最顶级的阳谋呢?
无解阳谋
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阳谋屈指可数,而其中两大谋略,最为无解。
第一谋,“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以庞涓为将,率领主力大军攻打赵国,围困邯郸。
赵国紧急向齐国求救,齐国于是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驰援赵国。
孙膑向田忌建议:当下我们如果直接前往邯郸解围,路途遥远,魏军以逸待劳,我军必定惨败。不如直接奔袭魏国防御空虚的都城。
于是孙膑反将一军,围困了魏国都城。
庞涓得知消息后,不得不带着军队匆忙回撤,结果恰巧落入孙膑的计策——疲劳的魏军遭遇齐军伏击,伤亡惨重。
正如《孙子兵法》讲:“致人而不致于人。”要掌握战场主动权,调动敌人而非被敌人调动。“围魏救赵”的成功之处在于,完成了从友方被困、敌方以逸待劳,到敌方被困、我方以逸待劳的转变,夺取了战场主动权。即使敌人明知是计,但基于责任、情感和战略需要,必须回援,从而落入我预设的战场,陷入被动。
第二谋,“推恩令”。
西汉前期,分封了众多诸侯王,严重威胁中央的权力,甚至曾经爆发了诸侯王联手对抗中央的战争。
到汉武帝时,为了削弱势力庞大、威胁中央的诸侯国,汉武帝颁布了一道“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原来只能传给嫡长子的国土,分封给其他后人。
一方面,这个举措名正言顺——以“推恩”为名义,符合儒家“仁孝”伦理,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另一方面,也顺应了人性——利用了诸侯王众多子孙渴望获得封地、成为列侯的心理。诸侯王如果拒绝执行,首先会遭到众多儿子的反对,引发家族内讧。
在这两难的抉择下,原有的诸侯国代代分封,有限的领地越分越细碎,势力越来越弱小。
可以明确地说,阳谋是深谙人性和社会的规律,顺应的是人心底层的渴望,因而难以从表层破解。
阳谋的至高境界
而心学正是研究人心和社会规律的学问,在阳谋运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回想阳明先生一生几番征战,啃下了看似不可能的硬骨头。在一次次创造奇迹、战场无往不胜的背后,正因为阳明先生是阳谋的顶尖高手。
比如,在平定南赣动乱时,面对众多巢贼,阳明先生恩威并施。
一方面,阳明先生在书信中写道:“尔等辛苦为贼,所得苦亦不多,其间尚有衣食不充者。”“若能听吾言改行从善,吾即视尔为良民,抚尔如赤子,更不追咎尔等既往之罪。”
另一方面,也明确告知巢贼自己的打算:调集外省勇猛军队,围困巢穴,“一年不尽至于两年,两年不尽至于三年。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
此外,这些巢贼本就是普通百姓出身,阳明先生将他们的父母、妻子都安置好,允诺只要他们投诚,不仅将家人送到他们身边,还会赠与他们牛、酒、银两、布匹等财物。
阳明先生此局精妙何在?
第一,破心防:直指巢贼心中苦楚,以共情消解敌意,“尔等亦是受害者”。
第二,立生门:为巢贼寻找出路,从良即赤子,若能归顺,既往不咎。
第三,断退路:明确力量强弱对比,以实力碾碎巢贼负隅顽抗的念头。
在恩威并施的阳谋下,众多动乱的巢贼纷纷改过从良,连最顽固的巢贼也不得不与先生接洽商谈。从此,为害南赣数十年的匪患一扫而空。
一般的阳谋,操控的是人性的弱点,利用的是人心中好名、好利、恐惧等等小我——以名利为饵,钓贪婪之鱼;以恐惧为鞭,驱懦弱之马。
而最顶级的阳谋,正是阳明先生在平定南赣中展现出的——真诚为对方考虑,给人一个不能拒绝的理由,用两个字总结,就是“大我”——它不榨取人性的弱点,而是点燃人性的光辉;它不制造零和博弈,而是构建命运共生体;它不以力压人,而以心换心。
这才是阳谋的终极形态:在洞悉人性深渊后,依然选择点燃火把——因为你知道,黑暗最畏惧的,正是人类心魂深处不灭的微光。一切计谋,都难以抵挡大我。
谋略没有善恶之分,但运用谋略的人有善恶之分。点亮心灯,点燃大我,开发一份善良的智慧,我们将受用一生。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