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的开幕式,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无疑是敲响青铜勾鑃的机器人和最终点燃的清洁圣火。本届全运会突出科技全运、绿色全运,这两个理念,在昨晚得到了充分诠释。
要呈现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选用青铜勾鑃作为代表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它与今天的时代和鸣。而最终的答案,是三台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身高1.76米,重70公斤,是来自深圳南山区的创新企业优必选的最新智能产品。公司成立13年、上市2年,借助全运会舞台,他们的机器人与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青铜勾鑃合作,奏响这场盛会的序曲,也发出时代的强音。
看过这段开篇的观众,为创作团队的构想点赞,更为科技兴国的抱负骄傲。一名香港观众感慨,除敲响勾鑃的机器人外,在体育场上空舞动的3D醒狮,也让自己震撼: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牛!
科技赋能,数实交融。大湾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汇聚地,这场开幕式的表演,依托强国科技的底蕴,将艺术性与观赏性进一步提升,生动展现全运会体育+人文+科技的底色。
全运会开幕式,点睛之笔是圣火的点燃。昨晚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更少不了科技全运、绿色全运理念的加持。十五运的火种,采自南海1522米深处的可燃冰,同时,通过船载光伏发电远程引燃,形成源火。克服了深水高压、低温黑暗环境等挑战,中国自产的深海遥控潜水器,将火种带上地面。这样一种采集方式,实现全球大型综合运动会的历史性突破,展示了我们国家在海洋技术上的最新成果,彰显大国重器的底蕴。

更让人惊叹的,是最终点燃圣火的方式。主火炬的能量,源自火环高速喷出的水雾结合光电科技,形成“熊熊燃烧”的效果。点火过程中,仅使用必要的电能,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
事实上,绿电技术远不止用于点火,本届全运会百分之九十的比赛场馆为改造场馆,拿举办开幕式的广东奥体中心举例,赛事期间1500万千瓦的用电量,全部来自分布式光伏绿电,减少碳排放1.42万吨。绿色全运背后,依托的是我们国家在清洁能源、储能产业上的快速发展。

开幕式结束了,但机器人奏响的千年之音,“熊熊燃烧”的清洁之火,仍萦绕在人们的眼前与耳际。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看完十五运开幕式,这是每一名观众都有的感受。
撰文、视频:新民晚报记者 金雷
图片: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编辑:陆玮鑫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