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突破1.8万亿!四大指数齐创年度新高,A股进入关键窗口期
2025年7月22日上午,沪深两市呈现放量上攻态势,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四大核心指数同步刷新202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截至午盘,两市成交额已突破1.1万亿元,市场情绪活跃,全天成交额预计将接近1.8万亿元。尽管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约300亿元,但整体做多氛围依然浓厚。
当深成指在午前完成新高突破,A股迎来四大指数集体走强的少见局面。
从历史数据来看,多指数同步突破后,短期行情往往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新高之后是继续参与还是适当观望,需要结合自身策略理性判断。
面对当前市场行情,不同持仓状态的投资者需采取差异化应对策略:
对于手中个股已积累一定涨幅的投资者,此时可借市场热度优化持仓结构。可考虑将部分获利较为丰厚的品种适当减持,转而关注两类具备潜力的方向:
一是低位补涨标的。例如部分消费电子领域的龙头企业,前期因行业周期波动被阶段性低估,目前估值处于近五年30%分位左右,动态市盈率不足15倍,且公司基本面稳健,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二是资源类板块中的反转机会。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铜、铝等工业金属板块近期刚刚突破年线压力位,从历史价格区间来看,当前位置距离前期高点仍有一定距离,行业库存周期处于低位回升阶段,后续随着需求端改善,板块或有持续表现。
某券商自营部门负责人表示:“近期我们对持仓进行了调整,减持了部分累计涨幅较大的光伏板块个股,转而增加了电解铝领域的龙头企业配置。从行业数据来看,资源板块的库存水平已触底,商品价格的回升趋势才刚开始显现。”
对于尚未入场的资金而言,当前市场也存在结构性布局机会:
稳健型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双低资产”,即低估值、低涨幅的品种。据统计,目前仍有32%的上市公司股价低于年初水平,其中医药商业、纺织制造等板块的估值分位处于历史40%以下,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
进取型资金则可沿两条主线寻找机会:
一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核心领域。工业母机、商业航天等高端制造赛道,头部企业近期订单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部分企业订单同比增长达50%以上,而当前估值仅约25倍市盈率,成长与估值匹配度较高。
二是资源周期类的反转机会。从全球市场来看,铜库存已降至9年以来的低位,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但部分矿业上市公司年内涨幅不足20%,股价表现与商品价格走势存在一定背离,后续存在修复空间。
某大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分析:“资源类个股的行情可能才刚刚启动,从历史数据来看,当沪铜价格突破7万元/吨时,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平均还有一定的上行空间,目前板块整体估值尚未完全反映商品价格的上涨预期。”
市场波动中,需警惕以下可能预示调整的信号:
个股层面需留意“三高现象”:单日换手率突然放大至20%以上、股价冲高后回落形成较长上影线、连续三个交易日放量但股价停滞不前。出现这类特征的个股,短期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
系统性风险则需关注三大指标:一是两市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但指数收出长阴线;二是三大核心指数同步出现超过2%的跌幅;三是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接近千亿元。
某量化研究团队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发现,当上述三项指标同时出现时,市场在后续5个交易日内出现下跌的概率相对较高,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距离8月12日中美关税相关缓冲期结束还有三周时间,此次谈判进展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
乐观情景:若双方达成关税减免协议,30%的额外关税有望取消。据瑞银测算,这将直接提升A股盈利预期2.3个百分点,机械、家电等出口板块或迎15%以上反弹空间。
悲观情景:谈判破裂导致关税战升级。高盛预警,若美国对电动车、光伏加征45%关税,相关板块可能面临20%级别调整。
历史性新高背后暗流涌动。当四大指数在7月骄阳中联袂登顶,投资者既不能盲目追高,也不该错失良机。资源股的周期反转与新质生产力的价值重估,正构成牛市的“双轮驱动”。
但8月12日的关税大限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它可能让行情直上云霄,也可能令牛市戛然而止。此刻的每个决策,都考验着投资者在贪婪与恐惧间的精准平衡。
#今日A股##股市分析##股票财经##中方对美关税提高至84%##中美贸易摩擦#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