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庆皇帝”登基引天怒人怨,张之洞私信李鸿章:干脆你来当总统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慈禧力挺的“保庆皇帝”:和宫女共穿一条内裤,死乞白赖过一生》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慈禧太后在庚子年的大年初一这一天,邀请各国公使入宫庆贺“保庆皇帝”代皇上登极,但因各外国公使强烈反对,这件事被搅黄了。慈禧恼怒之下,为了教训这些外国公使,公开怂恿义和团闹事,甚至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等十一国同时“宣战”,最终搞得天怒人怨,北方局势一团糟。

慈禧惊慌失措,在6月15日通过军机处传旨,命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勤王救驾。

李鸿章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了,当然不会贸然去䠀这滩浑水。

实际上,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洋人的战斗力他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即使他驱两广兵力北上,也是毫无胜算,更多的是飞蛾扑火式的自杀。

怎么办?

他的眼珠子一转,用了轻飘飘的八个字来回绝了军机处的命令。

这八个字为:“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老覃在前些天发布的《同乡密告孙中山,说自己在梦中穿上了龙袍,孙中山表示愿奉之为帝》一文中也讲到,1900年的4、5月间,孙中山的同乡刘学询为了促使李鸿章和孙中山合作,差点在广州码头被刺身亡。

李鸿章是朝廷重臣,孙中山是朝廷要犯,两人会有合作的基础吗?

原来,香港总督卜力眼瞧着义和团在中国北方闹得越来越大,担心英国在中国南方的利益受损,接受了香港议员何启的建议,密劝两广总督李鸿章拥兵独立,实现两广独立。

何启明里为香港议员,暗地里还有一个秘密身份——兴中会成员。

在香港总督卜力的支持下,何启草拟了一个新闻稿,署上全体兴中会会员的姓名,上交卜力,再由卜力转给李鸿章。

老覃在另一篇题为《康有为逃到日本,听说孙中山求见,放声狂笑:钦犯焉敢来见钦差?》的文中讲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纷纷逃到了日本,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生了接触。

李鸿章非常着急,他作为朝廷重臣,是极不希望看到孙中山与康有为联合在一起作乱的。

为了破坏孙、康的合作,他采取了分化、怀柔策略,一方面让刘学询去挖康有为、梁启超家的祖坟,另一方面让清廷驻日公使向孙中山发出邀请,邀孙中山到广州共议匡救天下之策。

孙中山料想李鸿章受清廷恩惠太多,断不会有独立的决心,但又不好驳回卜力的“好意”,鉴于自己正在筹划惠州起义,经费紧缺 ,便派了宫崎寅藏、内田良平和清藤幸七郎这个三人代表自己,到广州和李鸿章讨价还价,索要回国费用10万两。

李鸿章答应得非常爽快,不但同意给予贷款10万两,还承诺会让朝廷赦免孙中山的罪名。

通常,双方在讨价还价时,如果其中一方突然变得爽快起来,这就说明其中有某种猫腻。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因为,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6月下旬,各地方实力派看到清廷向11国同时宣战的宣战书,并且也都看到了清廷要求全国各地方筹款调兵的通电,都陷入了沉默。

身为大清电报局督办的盛宣怀最先站出来牵头,说是为了维持东南各省的稳定局势,让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等在上海与各国驻沪领事达成“保护东南章程九款”,此即为东南互保条约也。

此外,湖广总督张之洞预感到北京即将不保,秘密私信李鸿章,说是要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鸿章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孙中山提出的条件。

但是,李鸿章的心思变化得很快,7月8日,当他收到朝廷起复他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命令后,就改变了主意,决定出任议和全权大臣,并于两天之后飞速北上主持停战议和。

北上途中路过香港时,卜力一度想将之扣留,但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从伦敦制止了卜力这一举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历史   天怒人怨   私信   总统   皇帝   李鸿章   总督   两广   公使   清廷   朝廷   香港   湖广   义和团   兴中会   军机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