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袁姗姗回襄阳,坐妈妈电动车逛街,一路狂吃,早餐干3种主食

明星只是吃了碗面就被顶上了热搜!

今年十一假期,演员袁姗姗就因一组老家动态引发关注:没有助理随行,没有豪车接送,她裹着卫衣坐在妈妈的电动车后座,冒着阴雨在襄阳街头 “狂吃”,仅一顿早餐就拿下三种主食。这

位曾凭 “马甲线女王” 出圈、日常对身材管理严苛的女演员,为何在老家彻底 “放飞自我”?

袁姗姗对家乡还是有着非常特殊的情结,襄阳不仅是成长的故土,更是装满童年味觉记忆的 “宝藏地”。

即便十一期间襄阳遭遇持续阴雨,也挡不住她吃吃吃的脚步。

回家的她没有开车而是坐上妈妈的电动车。镜头里,妈妈穿着深色外套,将厚实的挡风被拉高到脖子处抵御寒风。

后座的袁姗姗紧紧贴着妈妈的后背,头埋在灰色卫衣帽子里,一只手还不忘捏住帽子边缘的漏风处,另一只手悄悄扶住妈妈的腰。

这一幕没有明星架子,反倒像极了普通人回老家的模样,网友忍不住留言:“原来大明星和我们一样,坐妈妈电动车会怕漏风。”

不过这场 “接地气之旅” 的核心,还是袁姗姗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她第一站就直奔了童年常吃的红糖锅盔摊。

袁姗姗打卡的是老城区十字街的 “李记老锅盔”,据襄阳文旅局2023年发布的 “襄阳必吃小吃清单”,这家店已开28年,坚持用传统炭火烤炉制作。

面团要经过三次发酵,烤好的锅盔外皮金黄酥脆,咬开后红糖流心不烫嘴,还带着淡淡的麦香。

刚拿到锅盔时,袁姗姗因太烫不停左右手倒换,却还是迫不及待咬下一口,嘴角沾了红糖碎屑也不在意,眼里满是满足:“每次回来第一口必须是这个,少一口都觉得没到家。”

吃完甜口锅盔袁姗姗又走向不远处的 “老奶奶粉条汤”!这是襄阳人对这家店的亲切称呼,店主是年过七旬的老奶奶,从推小推车卖粉到有固定店面,几十年没改老味道。

店里的粉条用襄阳本地红薯粉,泡发后Q弹筋道,汤底是牛骨熬了6小时的浓汤,撒上葱花、辣椒油,在阴雨天气里喝一碗,全身寒气都能驱散。

袁姗姗坐在小方桌前嗦粉时,还和老奶奶聊起往事:“小时候放学,妈妈常带我来吃,那时候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嗦完粉袁姗姗突然想起附近的烤串店:“以前和同学偷偷出来玩,总爱来这儿买两串烤肉。” 这家店的烤鱼干是特色,用汉江小银鱼腌制后炭火慢烤,外焦里嫩带着咸香。

她点了烤肉、烤鱼干和素菜,一口烤肉一口粉条的搭配,让她吃得不亦乐乎:“家乡的美食就是这样,每一口都能勾起回忆。”

吃饱喝足后,袁姗姗和妈妈去放孔明灯,而她选的孔明灯上的字,让网友直呼 “太真实”,这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孔明灯上印着 “暴富平安” 四个大字! 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愿望。

在襄阳,十一放孔明灯是常见的祈福方式,汉江边上常有市民游客参与。看着孔明灯缓缓升空,袁姗姗笑着说:“希望家人平安,也希望自己好好拍戏,能暴富就更好啦。”

第一天行程在温馨中结束,而第二天她的 “干饭模式” 再度升级,为吃地道襄阳早餐特意起大早,一顿饭点了三种主食 。

三鲜豆皮、清汤和薄炒刀削。这三种其实是襄阳早餐的 “经典款”。

襄阳三鲜豆皮和武汉豆皮不同,更注重 “薄脆”,外皮用绿豆面摊成,夹着糯米、香菇、笋丁和肉末,煎至金黄后切块,外脆里糯咸香十足。

清汤是襄阳人对馄饨的称呼,皮薄如纸,馅料用新鲜猪肉,汤底用鸡骨熬制,加紫菜虾皮提鲜,薄炒刀削面则是将面煮至八分熟,用青椒、肉丝、豆芽快炒,筋道又带镬气。

早餐还没消化袁姗姗又盯上了襄阳的 “灵魂美食” 牛杂面。为吃一碗地道的,她在 “邓家牛腩面” 门口排了 20 多分钟队。

这家店在襄阳开了30年,每天 6 点开门就有人排队,牛杂当天现卤,面条用碱水面,拌上牛杂、辣椒油和豆芽,香气扑鼻。

袁姗姗吃得满头大汗还说:“值了!这才是襄阳的味道。”

其实她此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就说过:“身材管理是工作需要,但回到家乡,就想顺着心意来,吃喜欢的东西、陪家人,这种放松很重要。”

编辑: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娱乐   襄阳   主食   电动车   早餐   演员   妈妈   孔明灯   粉条   汉江   红糖   老奶奶   阴雨   烤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