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设计牛仔裤:SPS美趣让“适适意意”成为女性新底气

上海女人美趣在40岁那年,突然对着镜子说要做一条牛仔裤,这话听着简单,背后却藏着她半辈子的折腾。

从哈佛学霸到麦肯锡精英,从雅诗兰黛高管到小红书元老,绕了大半个地球,最后发现还是得回到自己最本真的样子,才能做出真正像样的东西。

讲上海话的“底气”,藏着她找回自己的密码

美趣打小在淮海中路茂名南路长大,那地方以前是上海的“宇宙中心”,二百永新百货能买衣服、肥皂、文具,北万新的包子和现在光明邨的鲜肉月饼一样受欢迎。

夏天外婆蒸的蛋、炒的毛豆子萝卜干,傍晚六点准时响的《滑稽王小毛》广播,这些烟火气攒成了她的“底色”。

后来她一路向外闯,哈佛读书、芝加哥工作、香港打拼,回上海进小红书当副总裁,头衔一个比一个亮,却越来越搞不清“自己是谁”。

最拧巴的还是说上海话这件事,那会儿外界总给讲上海话的女人贴标签,说你“优越感”“作”“排外”,她在公司里不仅自己不说,下属讲了还要拦着。

40岁是个坎,她突然发现用普通话说不出心里的滋味,只有讲上海话时才觉得“这才是我”。

每种语言都带着自己的逻辑,上海话里藏着上海人那种“清清爽爽过日子”的劲儿,她想起爷爷娄琢玉,本职是机械工程师,却爱了一辈子健身,成了“中国健美之父”。

爷爷教会她,人得靠近自己真正相信的东西,还有力波啤酒的老广告《喜欢上海的理由》,金茂大厦还在盖的时候拍的,建筑工人戴着白安全帽干活,那股子生命力,让她突然懂了:接受自己是上海女人,才是找对了方向。

用18年上海生活经验,给女生做条“不委屈”的牛仔裤

美趣爱穿牛仔裤,觉得这衣服最自由,不像那些起源于欧洲的服装,生来就带着阶级标签。

本来想照着市面上的款做,试了几条却发现不对劲,女生穿牛仔裤总卡裆、勒肚子,稍微动一动就“鼓包”,可男装牛仔裤压根没这问题。

她跑去香港中环的共享办公室,找了香港理工大学100多个女生量尺寸,结果吓一跳:大部分人都穿不上合身的牛仔裤。

小个子微胖女生,臀围合适了裤长就太长,裤长够了,腰又松了。

很显然,这行业压根没真正替女生想过,她决定跟行业“叫板”,要做16个尺码的牛仔裤。

工厂老板们都觉得她疯了,说行业里从来只有S、M、L那五六个码。

她不妥协,自己跑到工厂,每条样裤都亲自试,蹲下来、走两步,用自己的身体感受舒不舒服。

有次冬天说要做“有治愈感”的牛仔裤,研发人员懵了,问“治愈的密度是多少”。

她才发现,这帮人只认数字,不懂女生要的“适适意意”是什么感觉。

第一条裤子成了爆款,穿的全是女生,其实没啥秘诀,就是把18年上海生活里“清爽、舒服”的要求,全揉进了裤子里。

她选工厂也挑开了30年的老厂,就像喜欢上海的老人一样,老厂手里有那种“踏实的手艺”,做出来的裤子才有温度。

一条牛仔裤的改变,不止是衣服,更是女生的底气

现在穿牛仔裤的女生越来越多,愿意为女生专门设计牛仔裤的品牌也多了起来,美趣常说,她做的不是裤子,是给女生的“船票”,让大家能“自由地走一趟”。

就像电影《Tully》里,三个孩子的妈妈在最狼狈时,看到了22岁无所畏惧的自己。

她也想让女生穿上她的裤子时,能想起那个“不委屈自己”的自己,她做的不只是改变一条牛仔裤,更是在打破一种惯性。

以前女生穿不上合身的裤子,会怪自己“不是理想身材”,现在有了16个尺码,大家开始明白,错的不是自己,是没选对裤子。

美国的GOODAMERICAN品牌差不多同时也做了多尺码牛仔裤,这说明不管在哪,女生都需要“被看见”。

如今她在酒桌上敢直接说“我是上海女人,没那么好搞定”,选工厂、做设计,都带着上海人那股“较真”劲儿。

她把18年上海生活里的踏实,清爽,都缝进了牛仔裤里。

如此看来,当一个女人决定改变一条牛仔裤时,她改变的,其实是让更多女生能“舒服做自己”的可能。

这大概就是最棒的“祝福”,不用迁就,不用委屈,穿上裤子就能底气十足地往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时尚   适意   底气   牛仔裤   女性   女人   女生   上海   裤子   上海话   尺码   香港   工厂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