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圈崛起了?燕京净利暴涨45%,国产老国货靠啥打赢翻身仗的?

8月刚过一半,燕京啤酒就甩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暴涨45.45%。更有意思的是,它的销量只比去年多了2.03%。

这数据看着就挺矛盾的:没多卖多少酒,怎么就多赚了快一半的钱?这翻身仗怎么打的?要知道,啤酒这行当毛利不算高,以前大家都觉得,想多赚钱就得靠多卖货。可燕京这波操作,明显是换了个路子。


一、不拼销量拼单价,啤酒也玩起高端化

以前去烧烤摊,喊一声“老板,来箱燕京”,那基本就是奔着实惠去的。3块5块一瓶,喝着不心疼,碰杯也够爽快。但这两年你再去看,冰柜里的燕京悄悄多了些“新面孔”。

就说那个燕京U8,瓶身上印着“小度酒大滋味”,价格直接跳到8-10块一瓶。但别说,还真有不少人买账。身边有朋友说,这酒喝着麦香味更浓,度数不高,几瓶下肚也不会晕乎乎的,正适合朋友小聚慢慢喝。

除了U8,还有V10精酿、原浆系列,价格一个比一个敢往上走。这些高端酒虽然卖得量不算最大,但架不住利润高。据说一瓶高端啤酒的毛利,能比普通款高一倍还多。


二、专盯大排档,场景选得太妙了

有次跟做餐饮的朋友聊天,他说现在北方的烧烤摊、夜市里,燕京的出镜率特别高。不是说其他牌子不好,而是燕京太会“贴地气”了。

夏天晚上,大家坐在路边撸串,谁会特意跑去远处买酒?基本都是老板冰柜里有啥就喝啥。燕京就认准了这个场景,把货铺得密密麻麻。时间一长,大家形成了习惯,撸串就配燕京,这消费黏性自然就上来了。

而且它还会搞点小活动,比如在夜市摆个小舞台,请个乐队唱唱歌,或者买酒抽个小礼品。本来就是图个热闹去的,有这些互动,喝起酒来更有气氛了,不知不觉就多买了几瓶。


三、省钱也是本事,运输包装都抠出利润

别以为赚钱只能靠多卖货,能省钱也是真本事。啤酒这东西,看着不贵重,但重,运输起来成本不低。燕京在华北、华东布了不少厂子,这就很关键了。

比如在河北的烧烤摊,酒可能就是从附近的酒厂直接送过来的,运费能省一大截。而有些牌子,酒厂离得远,光把货运过来,成本就比燕京高不少。


还有包装,以前都是玻璃瓶,又重又容易碎。现在换成易拉罐,不仅运输方便了,还能在罐身上搞点花样,比如扫一下领个小包啥的。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点小乐趣,一举两得。

聊完啤酒,再说说白酒。其实国产老国货里,白酒也有不少在默默发力的,就像南池翠N9,最近不少酒友都在聊它。


它产自四川邛崃,这个地方可不一般,和五粮液所在的宜宾同属“中国白酒金三角”,酿酒的水土气候那是没话说。

生产它的酒厂也是有年头的老厂子了,90年代就被评上“四川八大原酒厂”,不少有名的白酒品牌都找它供过基酒,实力摆在那儿。


最让人觉得厉害的是它的窖池,和五粮液的窖池同批入选了“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懂行的都知道,窖池里的微生物对酒的品质影响多大,能有这样的窖池,酒的底子肯定差不了。

工艺上用的是传统五粮固态发酵,光基酒就得在陶坛里放9年,还得用15年的老酒来调味。开瓶就能闻到一股复合的香味,窖香、粮香、陈香混在一起,特别舒服。光闻着酒香,还以为是第七代五粮名酒。

喝到嘴里绵柔醇厚,咽下去之后,嘴里还有甜甜的回甘,一点都不辣嗓子,可以媲美中高端一线浓香名酒,所以跟120元价位的一线浓香名酒比性价比的话,它完全占优。唯一的不足就是知名度还不高,更适合日常自饮,或者跟熟人喝。

价格挺实在,百元出头就能买到,一次囤两箱,上次家庭聚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了两瓶,长辈喝着顺口,年轻人也能浅尝几口,它的包装大气,拿出来也不丢面子,关键是普通人喝着省钱。


老国货翻身,靠的是懂消费者

看燕京这半年的表现,再看看南池翠N9这样的白酒,不难发现,现在的老国货能打翻身仗,根本不是靠运气。

以前总有人说,年轻人不爱买国货,可实际上,不是大家不爱,而是要看国货有没有真本事。就像燕京,知道大家现在喝酒不只图便宜,还讲究口感、场景,所以它往高端走,往场景里钻。


说到底,老牌子的优势在于有根基,但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啥。这样的国货,谁能不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5

标签:美食   燕京   净利   国货   啤酒   白酒   酒厂   名酒   场景   烧烤   厂子   牌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