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不管美国加多少税,反正不赚钱我是不卖!

近期,中美因关税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也让不少企业在两头观望。

针对这一问题,其实曹德旺早已经做好了模板。

2018年,3月19日,在香港2017年度业绩发布会时,被问及如何看待近日中美贸易摩擦时,曹德旺明确表示,只要美国国内仍有需求,增税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除此以外,曹德旺还提到:

“”贸易”归根结底就是你情我愿,双方得到好处才能成交。”


只可惜,这个道理到现在美国仍然不懂。

在当年的采访中,曹德旺更是硬气放话:

“美国要增加关税,随便加,20%不够就40%,50%我也支持,反正只要不赚钱我就不会卖给你。我的底线就在这里,我相信只要美国有需求,增税就不是解决的问题的办法。”’


此话一出,也引来了当年无数网友的叫好支持。

更有网友称赞道:曹德旺敢于说真话。

回顾曹德旺的来时路,曹德旺一直都是这般敢想敢说的汉子。

真性情三个字贯彻了曹德旺大半辈子。

然而比之曹德旺的真性情,他的强势作风和硬气做派更更令人印象深刻。

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中,福耀在美的工厂也不免受到了刁难,,连带着企业的股票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短短的24小时的时间内下降了六个百分点。

所有人都以为福耀必定要元气大伤。

但处于风口浪尖的曹德旺一点也不慌。

不仅说话硬气,做事更加的硬气。

反正任你怎么折腾,怎么加税,赚不到钱的买卖,我就是不卖。

你既然不遵守做生意的道理,我就奉陪到底。

我就不信,你美国这么全能,毫无需求。

但如曹德旺这样心性,这种从始至终笃定到底的企业家,似乎不多见......

回顾曹德旺的来时路,你会发现,他这样的做派一直存在。

1983年,中央发布了“一号文件”,文件中声明,允许个体承包乡镇企业经营,消息一出,曹德旺立刻借贷承包了他所任职的玻璃厂。

你可不要以为这家玻璃厂是多么抢手的香饽饽,在曹德旺承保前,这家玻璃厂一直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由于生产条件和市场意识落后,该玻璃厂连年亏损,已经濒临倒闭,厂内的员工也受到影响,一个个干劲不足。

就是这么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曹德旺反而迫不及待地接了上去。

并且信誓旦旦的与当地部门打包票、立下军令状。

见状,谁不感叹一声牛人。

事实证明,曹德旺确实有些本事在身上。

上任第一时间,曹德旺就施行新官上任三把火政策,大胆的推陈出新,施行绩效工资制度,提升员工们的干劲,同时扩大生产规模。

在这样前面吊着“萝卜”的前提下,很快玻璃厂就实现了扭亏为盈,实现了自高山异型玻璃创建以来首次的盈利。

据悉,当年高山异型玻璃厂仅净利润就22万,完成军令状,上交6万元后,曹德旺本人也因此获得了超6万的的分成。

取得开门红之后,曹德旺越发的敢想敢干,无所顾忌。

1985年,曹德旺不顾众人的反对,将高山异型玻璃厂的主业,转向为汽车玻璃。

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构建的优势,去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陌生领域。

当时不少人觉得曹德旺疯了,也有人不愿意眼前的甜头,放弃现如今的安稳。

但是任凭别人如何反对,曹德旺都一个字,干。

在他的带领下,高山异型玻璃厂在年底的产值一举达到596万,税利更是高达101万,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让西方国家的优势荡然无存。

高山玻璃厂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公司全国进口汽车修配定点公司。

但曹德旺并没有被眼前的成绩给迷惑,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集资627万。

要知道,这627万,在现在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别提在当时那个万元户都稀少的87年。

一个不慎,曹德旺就会身败名裂,甚至这辈子都要背负天价债务再难翻身,但曹德旺却不怕,于是福耀集团前身,福耀玻璃有限公司成立。

野心勃勃的曹德旺,并没有止步于国内的市场,在他看来,自家的汽车钢化玻璃一点也不比西方的汽车玻璃差。

将自家的东西推销出去,去和西方那些“洋货”掰一掰腕子才是曹德旺想要的。

为了能达到这个目标,曹德旺先是豪斥巨资花费100多万美元购买一台自动成型现金玻璃钢化炉,随后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人才中心,以此弥补工厂人才缺口的不足。

在曹德旺那个一步步的改革下,福耀公司生产的玻璃很快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并在当年,占据不少行业份额的美国口中,抢夺了10%的市场份额。

可不要小看这10%的份额。

这10%的份额,足以让中国玻璃渗透到东亚、东南亚、俄罗斯、澳洲等地。

但这与曹德旺来说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自己的福耀一点也不比其他企业差,完全有能力成为全球供应商。

为保持着这样的笃信,2013年曹德旺在美国收购一家汽车厂房,在美国莫尔区建立了第一家福耀玻璃工厂,该公司耗资6亿。

一开始曹德旺的福耀公司还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收税和补贴政策的支持。

但随着中美贸易进入冷战,曹德旺的工厂难免也受到了刁难,不是这个来查,就是那个来查,要不然是当地的员工不服管理。

就连国内,也有消息称,“曹德旺跑路了”。

一时间,有关曹德旺跑路被传得沸沸扬扬,连带着本土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

对此,不少人劝曹德旺赶紧停了在国外的工厂。

但曹德旺却偏不。

一门心思地杠到底。

对于他这倔驴一样的行为,有人觉得他太傻,有人觉得他太狂。

但是曹德旺心里却自有一杆秤。

在他心里,中国企业想要真正地做大做强,就要扎根在海外,在海外也要有自己品牌的立足之地。

为此,他成为全球汽车供应商的目标从来都没有动摇过。


他曾经十分直白地说过:“在中国赚钱是本事,在国外赚钱才是能力。”

一直到2018年,曹德旺在美的工厂才开始盈利。

换成别的企业家,谁会愿意杠着这样的亏损。

但曹德旺做到了,同时,他也将中国企业的名头打了出去。

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企业并非只能扎根于本土,他同样也能在别人的地盘上扎根。

对于国内跑路的传言,曹德旺说;

“我在很多场合讲话从来不隐瞒我的观点,因为我爱我的国家,我妈很小的时候就跟我讲,子不孝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就是我妈以前对我的教诲。

事实证明,这不是什么沽名钓誉。

官网报道,曹德旺曾经在90年代的时候,获得过一张绿卡,但在2005年他亲自拿着绿卡跑到美国大使馆,退还了绿卡。

他说“大人物真正有抱负,不能移民。”

结语

无论什么时候,曹德旺的心气都没有低过,他骨子里的笃信和对国家的信任和爱国情怀也没有变过。

这或许正是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的,也是一些自卑的人最需要的。

参考文献

退了美国绿卡,又在中国交了21亿的税,还说曹德旺跑路,有意思吗?

澎湃新闻,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美国随便加关税,只要不赚钱我就不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美国   中美   玻璃   高山   硬气   绿卡   中国企业   中国   董事长   工厂   玻璃厂   财经   曹德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