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0月9日的晨光穿透窗棂,A股市场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国庆假期休市,迎来了四季度的首个交易日。对于数千万投资者而言,这份"开盘的激动"并非空穴来风——从政策端的重磅发力到外围市场的积极信号,从资金面的暗流涌动到产业端的热点频出,这个长假攒下的利好清单,早已让市场对"红十月"充满期待。
一、政策底筑牢:从"组合拳"到"接力棒"的信心传递
这个国庆假期的市场信心,早在节前就已被政策暖风精准点燃。9月下旬,"一行一局一会"同步出手,央行推出涵盖降准、存量房贷降息、上市公司回购再贷款等在内的"非常3+3"组合拳,尤其是"平准基金正在研究"的明确表态,堪称直击市场核心关切的"重拳" 。紧随其后的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长假期间,政策利好的"接力棒"持续传递。10月8日发改委国新办发布会的召开,被机构解读为增量政策第二波发力的重要信号,有望从需求端进一步夯实经济复苏基础 。与此同时,证监会发布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专项意见,为A股引入"新鲜血液"提供了制度保障,也让市场对增量资金进场充满想象。这种"政策密集落地+预期持续升温"的组合,正在从底层修复A股的估值逻辑,为行情演绎提供坚实支撑。
二、外围风向标:中国资产成全球资金"香饽饽"
尽管A股休市,但境外市场的中国资产已提前上演"预热行情",成为全球大类资产中的亮眼存在。国庆假期(10月1日-4日)期间,港股市场延续强势走势,恒生科技指数暴涨10.0%,恒生指数大涨7.6%,消费服务、家电、非银金融等板块轮番领涨,完全无视同期欧美市场的震荡调整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港交所上市的追踪科创板50指数的ETF盘中一度暴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的A股相关ETF也遭资金抢筹,这种跨市场的资金异动,清晰传递出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认可 。
从全球市场格局看,假期期间海外降息交易退潮、中东地缘冲突升级,但中国风险资产却逆势获得追捧,这种反差背后是资金对中国政策红利的坚定看好。美股市场虽在前三个交易日小幅回调,但4日在强劲非农数据支撑下反弹,标普500、纳斯达克指数最终跌幅收窄至0.20%和0.28%,并未形成系统性风险 。而摩根大通等国际大行的动作更具信号意义——9月27日其斥资18.13亿港元增持港交所、2.67亿港元增持中国太保H股,同时加仓青岛啤酒H股,用真金白银表达了对中国核心资产的信心 。
三、资金与情绪:多头格局下的行情催化剂
资金面的积极变化,正在为节后行情注入强劲动力。节前最后两个交易日,A股两融余额维持高位运行,市场平均担保比例持续回升,显示多头资金对节后走势的乐观预期 。而从历史规律看,A股存在显著的"国庆后日历效应":近十年数据显示,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也达到60%,2015年、2019年等年份更是出现超过3%的涨幅。这种数据规律与当前的资金流向形成共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情绪。
假期港股市场的火爆表现,更让资金面的乐观预期升温。10月2日至4日,港股券商板块3个交易日平均上涨52.24%,多只个股成交额和换手率屡创新高,这种"量价齐升"的态势,往往是市场活跃度提升的重要标志 。对于A股而言,券商板块作为市场的"晴雨表",既受益于政策转向带来的预期反转,又能直接享受成交额放大带来的佣金增长,叠加行业重组预期,有望成为节后资金进攻的核心方向之一。
四、板块掘金: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机会图谱
综合政策导向与假期热点,节后A股的投资机会已逐渐清晰,呈现出"政策受益+产业景气"的双轮驱动特征。
(一)政策敏感型板块:金融与宽基先行
金融板块尤其是券商股,无疑是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在市场成交量回升、IPO节奏有望恢复、行业重组预期升温的多重逻辑支撑下,叠加港股券商板块的强势传导,A股券商板块有望延续高弹性表现 。与此同时,银行、保险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在中长期资金入市和经济预期改善的背景下,具备显著的修复空间。
宽基指数相关标的同样值得关注。9月23日以来的反弹中,沪深300、中证1000、科创50等宽基指数表现突出,成为资金博取弹性的优先选择 。随着"中国资产信心重估"逻辑的深化,以上证50、沪深300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以及与港股联动紧密的恒生科技指数相关标的,有望持续获得资金配置。
(二)产业景气型板块:科技成长为主线
科技成长板块在假期期间利好不断,成为机构一致看好的主线方向。AI产业链迎来多重催化:OpenAI推出Sora2和小型语音模型CPT-5 Pro,与AM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国内DeepSeek也完成版本更新并适配国产GPU,推动AI行情从算力基建向应用端延伸,光模块、PCB、游戏、数字营销等细分领域机会凸显 。
存储芯片行业则迎来"超级周期"预期,三星、闪迪等头部厂商上调产品价格,摩根士丹利预测人工智能热潮将持续拉动需求,江波龙、兆易创新等产业链核心标的受到资金关注。此外,国产GPU、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相关方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且具备技术壁垒,有望在四季度持续获得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加持。
(三)避险与补涨板块:贵金属与消费接力
在中东地缘冲突升级的背景下,贵金属板块成为假期期间的"避险明星",国际金价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高盛更是将2026年底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紫金矿业、中金黄金等相关标的估值有望进一步抬升。
消费板块则有望迎来"预期修复+三季报验证"的行情。假期港股消费服务、家电板块的上涨已提前释放信号,而国内"反内卷"政策的持续落地,有望推动资源向优质消费企业集中,叠加四季度消费旺季来临,白酒、家电、新消费等方向或存在补涨机会 。
五、开盘展望:把握机遇更需理性应对
对于今日开盘,市场的乐观预期已形成共识:兴业证券、中国银河等五大券商均表态"红十月"可期,认为政策宽松、流动性改善与三季报窗口将形成合力,推动市场震荡抬升 。但投资者在保持期待的同时,也需关注潜在风险——全球利率上行压力尚未完全缓解,欧洲市场节前的调整态势仍需警惕,而A股科技主线涨幅已较显著,板块内部或出现轮动分化。
从操作策略看,可采取"主线坚定持有+支线灵活布局"的思路:对于AI、半导体等科技成长主线,可聚焦三季报景气明确的标的长期持有;对于券商、金融科技等政策敏感型板块,可把握开盘后的情绪催化机会;对于黄金、消费等补涨方向,可逢低布局等待轮动。
长假落幕,A股的四季度征程正式开启。政策底已筑牢,资金面在改善,产业热点在涌现,市场正站在信心修复与价值重估的关键节点。正如市场对"长牛行情"的期待,今日的开盘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下,资本市场接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蓝图,正在逐步展开。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