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噶尔城(疏附县)

百年城垣图志

喀什噶尔也就是喀什,源自突厥语与波斯语组合,意为“玉石之地”;喀什地区境域,秦汉之际,有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莎车、尉头、子合、西夜、蒲犁、依耐、乌禾乇、捐毒、休循等诸国,其中疏勒、莎车较大,张骞出使西域时曾至这里。

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清朝在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在喀什噶尔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管理南疆八城(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乌什、库车、喀喇沙尔)事务。

光绪九年(1883年)设置喀什噶尔道,下辖有疏勒府、莎车府、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和疏附、伽师、叶城、皮山、洛浦、于阗6县。

喀什噶尔是清朝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地, 喀什噶尔有回汉两城,回城为今天的疏附县;

清末,惠远城以西,为帝俄所占;汉城为今天的疏勒县,1826年毁于张格尔事变。1828年10月5日,在喀什噶尔旧城(今喀什市)东南的哈喇哈依地方,由喀什噶尔换防总兵官周经莹主持修建了一座新的喀什噶尔汉城(即今疏勒县城)。

1514年阿巴癿乞儿为抵御赛义德汗的进攻,于土曼河南岸台地重建一座城堡,是为回城。回城面积较小,只有0.47平方公里,17世纪中期阿不都拉汗又于城中兴建王宫。

由于喀什古城人口激增,城内居民已有2500户,人口近1.5万,而进疆的清军也有近万人(以后陆续撤走)。于是在旧城之西北1公里处,修了一座约0.1平方公里的喀什噶尔汉城——徕宁城,两城人口合计约2万人。 1826年,徕宁城毁于张格尔事变。

1838年,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郡王祖赫尔丁(清代史料称其为“早敦”或“左尔东”),主持喀什噶尔回城的扩展工程,将今艾提尕大清真寺以西至徕宁城东墙的地带圈进了城区内。

20世纪初期,喀什噶尔回城的城建规模在全疆名列第一。1898年,原徕宁城(后称“月城”)也纳入城圈之内,整个城围周长已达12里7分,面积大约2.5平方公里。而当时的新疆省府乌鲁木齐城围周长才11里5分(面积约2.06平方公里)。


目前徕宁城墙保存较好;回城城墙拆除较早,但城内仍保留察合台汗国至清末的街道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历史   噶尔   喀什   疏附县   新疆   宁城   疏勒   汉城   英吉沙   莎车   西域   参赞   旧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