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杀招立竿见影?李在明掏不出4000亿美元,立马反转对华态度

2025 年 7 月,特朗普政府接连出台政策 —— 对进口铜产品加征 50% 关税,并要求韩国设立 4000 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

面对双重压力,韩国总统李在明近期提出“务实外交”,明确表示要“改善韩中关系”,释放出调整外交策略的信号。

关税一出,盟友首当其冲

2025年7月10日,特朗普宣布:“我们要让美国制造业重新伟大,从铜开始

铜是制造业核心原材料(用于汽车、电机等领域),美方称此举旨在推动本土铜加工及下游产业发展,助力“制造业复兴”。

50%的关税,直接拍在了全球铜出口国的脸上。

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

韩国有一整条围绕铜展开的产业链,出口大户。

这一政策直接抬高韩企出口成本,对依赖美国市场的铜产业链企业造成显著冲击。

而特朗普的算盘,其实很简单。

他就是要拿着“全球供应链”这张牌,逼盟友表忠心。

美方的逻辑是:若盟友希望维持对美出口市场,需配合其产业政策(如增加对美投资);否则将面临关税等贸易限制。

铜之后,还有钢铁、汽车。

美国 “索求清单” 再加码,韩国财政与民意双重承压

关税风暴还没有结束,特朗普团队就向韩国政府正式提出,设立一个高达 4000 亿美元的对美投资基金,用于支持 “让美国再次伟大 2.0”。

该基金计划用于在美国新建制造业工厂、技术研发及产业链配套项目,美方认为这能 “带动美国就业和产业回流”。

这个数目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美方提及,此前日本通过企业与资本合作加大对美投资,因此希望韩国参考类似模式。

但韩国不是日本,财政根本扛不住。

根据韩国银行的数据,2024 年 GDP 增速仅 1.1%,创三年新低。

消费低迷,投资乏力,央行已经连续四次降息救场,依然没能扭转颓势。

李在明根本掏不出这笔钱。

而特朗普的 “索求” 还不止于此 ,除了 4000 亿基金,美方还要求韩国开放农产品市场

这一要求立刻引发韩国国内强烈反弹:全罗北道、大田等农业主产区的农协纷纷抗议,明确表示 “韩国农业本就脆弱,若美国农产品大批量进入,将直接威胁超过 80 万人的就业”。

一边是美国的步步紧逼,一边是国内民意的汹涌反对,李在明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既不能硬刚美方激化矛盾,也无法无视民众诉求轻易妥协,因此选择暂不明确表态。

这既是为避免与美方的直接冲突,也为平衡国内民意留出了缓冲空间。

李在明公开质疑韩美关系结构,“务实外交”掀开帷幕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李在明在6月底的那场闭门会议上说:“韩国不能总是一味配合,却换不来对等的市场回报。”

这话一出口,媒体立刻嗅到风向变了。

《韩联社》用了“重大信号”四个字来形容。

7月3日,李在明在公开讲话中提出“务实外交”,强调要“尽快改善韩中关系”。

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正面提及中韩。

韩国外交部随即回应,称“韩国愿与中方重启经贸合作机制”。

这个表态其实已经说明,韩国开始重新评估与美国的“绑定”政策。

而他并没有否定韩美日框架,这点非常关键。

他是在调整,不是在反水。

“务实外交”,既是战略退让,也是主动出击。

中韩自贸区机制重启,实打实的经济对接

7月8日,青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正式启动运作。

该中心可快速审核韩国出口商品的原产地资质,符合条件的商品能享受中韩自贸区关税减免优惠,通关时间可缩短 30% 以上。

原产地证书是进出口贸易的关键文件,决定着关税是否减免。

审签中心一开,韩国出口商能节省大量通关时间和成本。

尤其是中小企业,这简直是救命稻草。

《韩民族日报》直接评论:“这就是中国释放的‘实际合作’信号。

而《朝鲜日报》的报道更直接:“韩国企业已在加快对华出口流程,部分零部件企业订单出现恢复迹象。”

对比美方的“关税+索款”组合拳,中方的“降低门槛+增加效率”显得更加接地气。

“务实外交” 获民意支撑:从经济依赖到战略清醒

7 月 4 日,李在明执政满一个月,民调支持率攀升至 65%,实现大幅上涨。

媒体普遍认为,“务实外交” 理念的提出是其支持率提升的最大加分项。

这是韩国社会对 “过度依赖美国” 的长期厌倦 。

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的态度,使得更多韩国民众认为单纯依附美国不是长久之计,平衡外交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 年韩国对华出口依赖度超过 23%,其中半导体(占对华出口 32%)、汽车零部件(18%)、显示器(15%)等核心产业,对华市场依赖度均超过 30%。

现在的韩国,“稳住中国市场” 比 “赌美国复兴” 更贴合现实利益。

特朗普政府的施压,也说明了调整外交策略的重要。

特朗普的 “杀招” 本质上是为重塑全球秩序。

但韩国既没有日本那样 “花钱买安全” 的财政底气,也无法承受长期依附美国的经济代价。

李在明提出 “务实外交”、释放对华合作信号,不是盲目转向鱼 “投降”,这是基于国内民意、经济现实和国际格局的清醒选择

结语

特朗普的施压让韩国面临外交与经济的双重考验,李在明的“务实外交”是应对压力的策略选择。

对韩国而言,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稳住经济基本盘,将是长期课题。

参考资料:

国学聚焦2025-07-19特朗普杀招立竿见影?李在明掏不出4000亿美元,立马反转对华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国际新闻均来自公开信息整理,文中观点分析仅代表个人,无任何不良引导。因国际局势动态多变,信息会有时效性差异,本人已尽力核实,如有虚假或存疑部分,请立即联系进行删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权和配图问题,侵删。请读者理性判断,风险自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1

标签:财经   立竿见影   态度   美元   韩国   美国   外交   美方   关税   民意   经济   盟友   日本   制造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