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身为中国人,很多人也许会忍不住好奇,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开端在哪里?最早的中国是如何产生的?这片华夏大地何以成为中国?
考古学家许宏老师曾担任二里头遗址考古队队长长达20年之久,对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存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明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的经典著作《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初版于2014年,于2016年再版,如今加入三联的“满格文库”,又一次再版了!
正好手头有一本2016年版本的老书,便对比了一下:老版书的装帧设计简洁质朴,新版的满格版装帧设计精致典雅,三口刷边,是尺寸更小巧的口袋本,方便携带。
在内容方面,插图做了一些调整,文字部分基本一样。满格版增加了一篇许宏老师专门写给“满格文库”的序言,回顾了这十多年来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考古研究情况和想法。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夏朝的年代框架被定为从约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夏朝的存在真实性一直都有所争议,缺乏文献史料的记录,因此,通过对夏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不断努力,从考古学的角度支撑夏朝真实性的论断。
《何以中国》围绕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陆续出现的几处区域文明聚落和夏朝文明的变迁,通俗地讲述了陶寺遗址的兴衰变化、嵩山地区的王城岗和瓦店等遗址、新砦文化的发展、二里头文化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意义,追溯和探讨中华文明演变历程和形成国家概念的早期中国。
从这几个文明聚落遗存区域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形成、传播、互动和融合有着一定的脉络和关联,尽管“邦国林立”如“满天星斗”,但也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化和生命力。
根据两个探源考古工程的研究,早期中国被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大阶段,其分界点在约公元前1800年,即二里头文化的起始年代。
许宏老师认为,多方文明的融合,催生出二里头这个中国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标志着早期中国的正式形成。到了二里头文化阶段,才展现出广域王权国家都邑的“王朝气象”,这跟后继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结论达成了一致。
多年来人们对“何以中国”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是中国人对华夏文明之根的孜孜探索,对我们来之何路的不停追问。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