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育儿火了,既不费爸妈,也不苦孩子,太松弛了

总觉得,现在的中年父母,活得像陀螺,一边是公司老板催着业绩,另一边是家里的孩子吵着妈妈、爸爸,哪一头都不敢懈怠。可多少人问过自己一句,这日子,怎么越过越像一场“自愿上岗”加班,从前满血复活的生活,怎么渐渐变成了比疲惫更令人窒息的“内耗”呢?

谁还记得孙燕姿那句歌词:“我懂这世界本如露水易逝,有什么不能释怀?”很多父母,也许缺的就是一次彻彻底底的“释怀”。最近悄然流行的新型育儿方式,正是这最难得的“松弛感”。


告别鸡血:松弛养娃,其实很容易

以前我们总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听邻居家孩子学游泳,自己家的得赶紧补个钢琴;一听同事家娃英语口语溜,自己孩子也不能落后。一圈一圈卷下来,家长牛气了,孩子喘不过气来。可想想看,那些学习的孩子,真的快乐吗?那些总想着望子成龙的父母,真的轻松吗?

现在,新型育儿理念正悄悄走红网络。它讲的是什么?简单点,就是给孩子、给自己都留点喘息的空隙,让生活慢下来。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与其给孩子最好的,不如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不是让孩子去比试一身的证书,而是在他的节奏里成长。这种松弛感,就像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看不到激烈的生长,却能感受到温柔的滋养。


父母也要“下班”

曾经为人父母意味着24小时待命,孩子一点风吹草动,大人第一时间冲上阵。但细想一下,树有枯枝,人有低谷,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放空的时刻。其实,真正的爱,有时候不是365天守护,而是在关键时刻给彼此勇敢的自由。

不少妈妈说,最羡慕的家庭状态,是饭桌上可以跟孩子聊天八卦,而不是两个人双手端着书本,眉头紧锁,像在迎接一场考试。包容孩子的小情绪,允许他偶尔发呆,允许他不优秀——这种育儿,才是真正的幸福流淌。


“陪伴” ≠ “控制”

很多人以为陪伴就是全程监督,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不过是焦虑掏空了自己。有人这样形容:父母就像阳光,照亮路就好,别老揪着他往哪儿走。孩子有自己的四季韵律,该来的温暖自会降临。

鲁迅说:“孩子是属于未来的。”我们是为他们的将来打基础,而不是把他们锁进我们的梦想监牢。适当的宽松,是送给孩子也送给父母自己的最好礼物。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趣味,也教会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能自如应对,不被一点小风小雨就推倒。


温柔的坚持,悄悄地厉害

当然,松弛不是放纵,更不是撒手不管。就像春天里栽树,虽然不靠死力拉扯,但会默默除草,静静浇水,点滴积累,终见大树参天。做父母的,关键时刻该坚持也得坚持,只不过不再用拉绳子的方式绑住孩子,而是用自己的平静和善良影响他们。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关系的本质,不是控制,不是焦虑,而是成为一个稳稳的支持者。”松弛育儿,不过是卸下一身铠甲,把爱藏在日常里。


其实,无论是传统严厉,还是新型松弛,都是父母与孩子寻找成长共鸣的方式。只不过,把快乐还给生活,把余裕还给家庭,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既不费爸妈,也不苦孩子。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陪娃这条路从来不是单行道。你若不焦虑,孩子才有晴天。

今天不内卷,明天不跌倒。愿每个家庭都能松弛下来,饭桌有说有笑,眼里都是温柔,成长路上不用拼命,也能开出花来。如此松弛,才是生活最踏实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育儿   松弛   孩子   父母   焦虑   温柔   方式   家庭   饭桌   余裕   这山望着那山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