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南方才有的“桑拿天”,现在北方也有了,这是很多人念叨的。最近北方(尤其是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天气持续高温,让一些人都“措手不及”直接感觉出门就是在“受罪”,因为太闷太热了,身上像裹着保温的湿棉被。据气象局专家揭示,是因为全球变暖正在改变大气环流的稳定性导致北方天气的极端闷热和潮湿。
现在马上进入伏天,是盛夏阳气最旺的时候,虽然三伏天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一个月却承载了“热邪(暑邪)”和“湿邪”最为猖狂期,一旦养护不当,湿热、湿寒统统乘虚而入,让身体经受不适的折磨。
一防“暑邪”侵袭
“火烧云,晒死人”、“出门晒成狗”、这些都是网友们对暑天的形容。确实如此,夏天暑热最难熬,三伏天,被烈日灼晒后,体内的阿姨更年期被过度损耗,就会感到头昏乏力,口干心烦,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阳暑”,放到现代来说就是中暑,人在高温、潮湿、密闭,低流速环境下,身体散热失效导致。
所以,伏天首先要防止暑邪侵袭,《黄帝内经》:“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啥意思呢?就是说人体的阳气是保护身体的一道“护城河”。当这护城河损坏了,那么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减弱。而“津为阳之母”,也就是说想要维护阳气,就需要补充津液,清热解暑。所以,这时就要勤喝水,出汗太多后要记得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成分。多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汤、荷叶粥、莲子粥、西瓜等。
二防“湿邪”侵入
三伏天,除了热,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暑和湿加起来才是做“难熬”,重点是体内湿气过重不仅会损伤脾胃,还会引起其他不适。此时重要的是要祛湿,首先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湿,可使用除湿器,空调调至除湿,日常饮食中增加健脾除湿的食物,比如生姜、茯苓、白扁豆、薏米、红小豆等。
三防“寒邪”入侵
很多人都说了,伏天这么热,哪来的寒,这个寒是由吃进来的食物以及冷空气带来,由于气温高,很多人都喜欢吃冷饮,喝冷茶、冰啤等来解暑,除此之外,很多人贪凉,喜欢一整天待在空调温度低屋里,导致寒气入侵。这样不仅损伤脾胃,造成脾虚,还可能会引起“空调病”。所以,不能一味贪凉,少吃冷饮冷食,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蔬果、洗澡用温水(凉水只是短暂的降温,且容易鼻塞打开的毛孔,冷热交叉,易引起肌肉痉挛等),空调温度不能过低,一般适宜温度在26℃左右。
四防运动“过劳”
夏季气温高,建议适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那些运动狂魔并不推荐。因为剧烈运动后,会大量出汗,出汗过多,不仅损阳,还损阴。其次,剧烈运动,出汗太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成分,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异常,从而引起疲乏无力、血压降低、恶心呕吐等电解质缺乏症状。因此,建议运动可以选择中等强度、舒缓的运动,比如、走步、瑜伽、太极等,时间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身体以略微出汗为主。
愿大家都能健康、清凉度夏!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