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我社群很早就跟小伙伴分享了未来的一个巨大趋势,在8月初的投资策略里,我还重点强调这个趋势,那就是:资金将从楼市流向股市。
而且这个过程将使股市的估值中枢拔高。
以沪深300为例,2012年以前,它的估值中枢在15-20倍这个区间。
但随着楼市的上涨抢夺了资金,2012年以后估值中枢就下移到了10-15倍。极端的时候甚至不到8倍。见下图。
而成熟市场的大盘股指数的估值中枢都在15倍以上。现在标普500都是28.5倍了。
凭什么A股的估值中枢这么低呢?
随着房地产周期下行,楼市和股市的估值必定会再平衡。
这事其实一点也不稀奇,美股当年也是如此。
2001年到2007年,美国玩房地产业玩得比我们疯狂多了,连零首付给妓女都玩出来了。
导致了楼市的巨大泡沫。
资金被楼市吸走后,标普500的估值也跌到了10倍出头,跟现在的A股非常相似。见下图。
然而,随着美国楼市的持续下跌,资金开始搬家,标普500不断上涨,估值中枢不断上移。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危机之后,一开始是房价和股市一起跌。
而股市企稳后,房价继续下跌了。下跌总时间大概是4年。
我国的房价大概从2021年底,2022年初开始下跌。已经跌了3年左右。
而现在的租金回报率只有2%左右,很难说已经到底。
之所以说还没有到底,是因为随着房价下跌,租金也在下跌。那么房子的估值就还没消化干净。
得等到租金企稳了,房价才能见底。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能看到,第一阶段,是房价和股市一起跌。
第二阶段,是股市企稳回升,房价继续阴跌。
第三阶段,是楼市企稳,楼市和股市一起上涨。
为什么分成这样的三个阶段呢?
因为楼市的流动性远不及股市,所以出清的速度要慢得多。
在第二阶段,资金会从楼市流出,进入股市。我们现在正好处在这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能观察到信贷数据出现异常
前两天公布了金融数据,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减少500亿,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
然后网上一群专家和博主开始讲鬼故事了。各种危机论又开始吹起来了。
然而,股市依然上涨,啪啪打他们的脸。
他们如果多看看历史就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
2008年10月美国贷款余额为7.02万亿美元,之后持续下行,至2011年4月的6.47万亿美元见底
反观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2010年美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速均大幅回升。
标普500,从2009年3月低点667,上升至2011年4月高点1371。
美国30年国债收益率,从2008年12月低点2.55%,上行至2011年4月高点4.64%。
所以今年股市上涨,债市下跌一点都不稀奇。
在经济回升的初期,居民持续去杠杆是很正常的。因为在经济下行期,人们被债务吓着了,都心有余悸,纷纷的去杠杆。(比如,提前还房贷)
而股市提前经济而动,在信贷数据还在恶化的时候,股市已经涨了不少了。
很多人做投资喜欢胡乱解读数据,看到数据不好就鬼哭狼嚎。然而,他们总是踏空,活活被气死。
比如,周五公布的社零、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数据都不好。
但股市就是涨给你看。气不气人?
为什么数据不好呢?
我国房地产巅峰时期的市值是450万亿,而股市现在也才100亿左右。楼市承载了绝大部分居民的风险偏好。
所以,在房价下跌阶段,居民整体的风险偏好都会承压。
风险偏好低,消费和投资起不来不就很正常吗?
股市虽然涨了,但居民在股市里的配置比例很低,所以现阶段股市的上涨还不足以对冲房价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过,这正是股市还要继续涨的原因。
在7月的政治局会议里,决策层已经明确指出: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都能看懂是啥意思。很明显就是在告诉你,股市还得涨嘛。
而且还提到了包容性,也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和机构参与进来,享受资产增值的福利。
而会议没有提及房地产,更深一点的思考,这是在告诉我们,未来股市将承担过去楼市的职能,成为居民的财富蓄水池。
随着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股市的上涨就能有效提高风险偏好,从而带动经济企稳回升。
要达到这个目的,股市就得慢慢涨,以便能给居民更多的时间买入。
当然,大部分人都在看到上涨后,才会相信牛市真的来了。
但只要走慢牛,即便是晚进来的人,也能享受到红利。
总之,现在股市正在替代楼市的财富功能,但由于居民在股市上的配置比例还很低,所以需要时间引导他们进股市,股市上涨才能提升社会风险偏好。
因此,现阶段我们能看到的现象是,股市持续上涨,经济数据拉胯,房价继续跌。
现在美国楼市市值是55万亿美元,美股仅标普500就是57万亿美元。
过去,我们楼市和股市的市值差距太畸形了。
那么一旦这个差距开始均值回归,你想想看股市会涨多少?
现阶段,楼市的资金已经开始流向股市了,只不过规模还不是很大。
那些买了多套房的人,现在都急着变现,他们变现后手里会多出一大笔钱。
当一个人手里有一大笔钱时,都会考虑怎么投资。
只不过每个人风险偏好不同,分配在不同资产的比例就不同。
但从群体的角度思考,这些资金中必定有一定比例会流入股市。
而随着社会整体风险偏好的提升,配置股市的比例也会提升。
也就是说,一开始流入的速度比较缓慢,后面会越来越快。
这个趋势可能会持续5-10年。
由于楼市和股市的估值会再平衡,那么股市的估值中枢就会拔高。
过去十年,沪深300的PE涨到15倍就是高了,但未来可不一定。
未来可能要涨到20倍才叫高,这也是成熟市场的正常估值。
投资之所以难,就是因为过去的经验不一定一直正确。
大周期里有小周期,小周期之外有大周期。
我们既要看到小周期,也要看到大周期。
国家正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正好就是大周期的起点。
一个脱离房地产依赖的大周期,一个发展科技的大周期,一个股权时代的大周期。
当我们正式确立放弃房地产依赖时,房价下跌,股市反而会逆势上涨。
因为股市要对冲由楼市导致的风险偏好回落。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号:睿知睿见
更新时间:2025-08-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