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乱世之中,有这么一个人。
他为保国家安宁,孤身入秦,以三寸不烂之舌让秦国十万大军退军。
十年后,为了楚太子顺利继位,他冒险设下偷梁换柱之计,助楚太子逃出咸阳。
当他辅佐新楚王让楚国重现强盛时,却被身边人暗算从而遭遇不测。
在他离世后,竟偶然诞生了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他的身上又藏着楚国什么样的秘密呢?这个流传至今的成语又是什么呢?
黄歇这个名字,想必看过《芈月传》的人都不陌生。
黄歇,又称春申君,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战国时期,他与齐孟尝君、赵平原君、魏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公子”。
黄歇出生在一个不算太富裕的家庭,他的祖上最好的也就是出过几个小官。
按理来说在当时没有家庭资本的积累,黄歇是很难成功走向仕途的。
但小时候的黄歇就聪慧过人、与众不同。
当别的孩子还在嬉戏玩闹时,他却爱听过往的游士讲述各列国的故事。
七岁那年,一位路过的儒生见他聪慧,便教他认了几个字,没想到黄歇从此迷上了读书。
后来在父亲的支持下,黄歇去了学堂,寒来暑往,不曾缺过一节课。
十五岁的时候,黄歇不仅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更难得的是他还善于辩论。
有一次,黄歇的家乡来了个齐国辩士,把本地学子都说得哑口无言。
黄歇主动请缨,两人辩了一天,最终那个齐人只能拱手认输。
这件事很快传遍乡里,连县令都亲自登门,推荐他去都城郢都游学。
黄歇思虑再三,在一个安静的清晨,踏上了前去郢都的路。
刚到郢都的黄歇,只能寄居在一间简陋的客栈里。
即使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黄歇也没有放弃读书。
白天的时候他就去各家学宫听讲,到了晚上,他就伴着月光苦读。
偶尔遇到乌云遮月的情况,他就去找个小店,倒上一杯茶水,借着店里的蜡烛继续苦读。
一次上街时,黄歇看见几个贵族子弟在欺负一个卖艺老人,便挺身而出,引经据典说得那群纨绔面红耳赤。
而这戏剧性的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一位楚国大夫看见,这位楚国大夫便邀黄歇到附近的酒楼一坐。
二人就天下大势和各国国力等话题讨论得不亦乐乎,于是,这位楚国大夫便将黄歇引荐入宫做了个文书。
入宫之后,黄歇格外留意政事。
有一年楚国大旱,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
黄歇借着递送文书的机会,在简册中夹了一卷自己写的治旱策。
楚顷襄王展开一看,上面不仅写了引水抗旱之法,更将赈灾钱粮的调度写得明明白白。黄歇这个不起眼的小文书,顿时吸引了楚王的注意。
楚顷襄王见他生得眉目清朗,对答如流,便留他在身边做了侍从。
公元前278年的冬天,秦将白起攻破郢都的消息传来时,楚王正在用膳,手中的玉箸啪嗒掉在地上。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出声。
这时黄歇站了出来,他详细分析了秦国劳师远征的弱点,又指出齐、魏等国绝不会坐视秦国一国独大。
在黄歇的慷慨激昂中,楚王仿佛看到了楚国的天命之臣,于是决定派他出使秦国商议退兵之事。
黄歇到达秦国那天,咸阳正飘着大雪。
他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秦国大殿外,从日出等到日落,秦昭王才召见他。
进殿之后,秦国的大臣戏谑地看着这个楚国来的文弱书生。
黄歇没有理会这些目光,而是恭敬地献上楚国降书,接着话锋一转,说起当年秦楚联姻的旧事。
当提到“秦灭楚则天下共击之”时,秦王终于动容。
这场谈判持续了三天。最终秦国答应退兵,但要求楚太子芈完来秦国当人质。
为保楚国百姓的平安,楚顷襄王不得已答应了秦国的请求。
旨意一出,黄歇主动请缨要求陪楚太子一起去秦国。
当时的黄歇还不知道,这个决定,为他之后成为一国的丞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歇和太子芈完来到秦国的时候,正值深秋。
秦王虽然给芈完专门准备了太子府邸,但府中处处都安排了人对黄歇和芈完的行动进行监视。
除了日常行动,连送菜的农夫进来都要被搜身。
刚开始年轻气盛的芈完,因为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几次想硬闯出去,都被黄歇拦下。
黄歇先是耐心地安抚好芈完的情绪,然后给他讲楚国的先王们曾经是怎样建国的?又是怎么一次次在逆境中隐忍奋发的?
有了黄歇的陪伴和劝导,芈完慢慢恢复了理智,开始跟着黄歇读书习字。
为了让芈完更加了解秦国是如何强盛起来的,黄歇还特意找来秦国的律法竹简,两人经常一起研读到深夜。
这样的日子,黄歇和芈完过了五年。
第六年的时候,有位秦国老将慕名来访,黄歇抓住机会,与他谈论兵法。
老将军惊叹于他的见识,就引荐他结识了几位秦国重臣。
此后黄歇常受邀赴宴,席间他既不卑不亢,又适时称赞秦王英明。
这些交际看似闲谈,实则暗藏玄机,他从中摸清了秦廷纷争,更得知了许多军政机密。
在黄歇和芈完来到秦国为质的第十年的时候,楚王病重的消息传来。
黄歇听到这个消息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求见秦王,恳请让太子回楚国探望父亲。
秦王不仅不同意,反而增派了看守。
此刻黄歇明白,秦国是想等楚王死后吞并楚国。
生死关头,黄歇想出一条十分危险的计策。
他让芈完把胡子刮掉再把衣服换了,扮作自己的车夫。
第二天清晨,黄歇故意与守卫攀谈,让太子驾着车驾混出城门。
秦王知道后暴怒,竟将黄歇打入死牢,还威胁要将他处死。
黄歇笑道:把我杀了很容易,但太子已经回到楚国了。如果我死了,新王一定派兵攻打秦国。好好地送我回去,新王肯定会念旧情,两国还能交好。
黄歇这番话说动了秦王,于是,在秦国为质的第十年,黄歇终于回到了楚国。
回到楚国后,太子芈完已经成为新任楚王。
为感念黄歇十年的陪伴,芈完格外重用黄歇,直到把他提拔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殊不知,人在高处,是容易放松敬畏心的,黄歇也不例外。
黄歇拜相之后,芈完事无大小都要和他商议不说,朝中大臣见了他都要低头行礼。
这十年里在秦国学的权谋之术,如今被他用得炉火纯青。
他开始扩建府邸,广招门客。
在当时,连荀子这样的大家都在他府上讲过学。
除此之外,黄歇还派人疏通了松花江水道,才让荒田变良畴。
黄歇的这种丰功伟绩,让吴越之地的百姓至今记得。
在黄歇的努力下,楚国渐渐又强盛了起来。
但有一事却让黄歇始终头疼。
芈完登基多年后始终没有子嗣,这让楚国的宗室们总是议论纷纷。
这时,他的大舅哥向黄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策——将自己怀孕的妹妹李嫣送入宫给楚王为妃。
黄歇听后起初还训斥李园不顾道德。
那么黄歇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李嫣不仅是李园的妹妹,还是黄歇的妾室。
把李嫣送入宫不就相当于自己的儿子成了楚王的儿子,被查出来可是欺君之罪。
但李园立马表示:如果李嫣的儿子出生能继承大统,那你黄歇在楚国也能声名更盛。
黄歇沉吟良久,同意了李园的想法。
不久后,楚王喜得麟儿,楚国上下也都为之高兴。
拖这个孩子的福,黄歇和李园都得到了重赏,李园也从此平步青云。
前238年,楚王病重。
黄歇的门客朱英和他说说:这世上有无妄之福,也有无妄之祸,自然也有无妄之人。
见黄歇不解,朱英则直接挑破了李园对他的威胁。
朱英表示:您和李园一山不容二虎,怕是李园对您早有图谋啊。
黄歇轻笑道:我一生为国为民,何来无妄之祸呢?
然而黄歇还是低估了人性。当他的马车走到棘门时,阴影里突然窜出数十名黑衣人。
最后一刻,他忽然明白过来,那个所谓的“太子”,终究成了刺向自己的刀。
黄歇府内的三千门客还来不及救援,就被李园派兵围剿。
一代忠臣,就此陨落。
黄歇之死这个故事,也被后人演变成了“无妄之灾”这个成语,并一直流传至今。
黄歇死后,松江的水依旧东流,而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丞相,却成为了史书上的一个悲剧。
他到底是权力场中的赢家?还是乱世棋局的弃子?
千秋功过,就留给后人评说吧!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