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01
我一直觉得,人的一生啊,最怕的不是累,也不是苦,是那种——“烂在家里”的无力感。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
一觉睡到中午,醒来还迷迷糊糊,在床上刷着短视频,一天没几句正经话,连饭都是外卖,家里的空气都是闷的。手机刷着别人的精彩人生,自己却像个NPC。不夸张地说,有些人一年到头最远的距离,就是从卧室到客厅。
人民日报那句“人必须要出门,才能感觉自己是在活着”,真的是扎心又真实。
02
身边有个朋友小林,去年刚毕业,找工作不顺,待业在家,刚开始觉得“终于自由了”,结果三天过后,他就开始焦虑。
他说,在家的每一天都像复制粘贴,醒了就刷手机,饿了点外卖,困了再睡一觉。家人不在身边,朋友都在忙,天一黑,整个人都空落落的。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在慢慢变成家具?”他自嘲。
其实,这样的状态,谁没经历过?疫情那几年,宅家成了常态。刚开始觉得舒服,到后面,整个人都麻了。你会发现,哪怕只是在楼下遛个弯儿,跟便利店老板随便聊几句,都比闷在家里舒服一百倍。
03
有人说,不出门,是因为没必要。打工人下班就想躺平,学生暑假只想补觉,单身狗觉得出门没伴儿。可你真试试,哪怕一个人去逛超市、去公园晒太阳、去菜市场瞎看,都能捡到很多小确幸。
**外面的空气,是活的。**街上的人,是活的。你出了门,才知道世界有多大,烦恼也能被风吹散。
前几天我去家附近新开的书店,随手翻了本书,还碰到个老同学,一起喝了杯咖啡。那种久违的熟悉感,真的比一个人在家刷十集剧还治愈。
人和人的连接,生活的变化,其实都在“打开门”的那一刻。
04
说个小插曲。之前在楼下遛狗,碰到楼上的阿姨,她刚退休,天天在家带孙子,结果有天突然跑出来,拉着我聊天,聊了快一小时。她说,“闷在家里,感觉自己都快长霉了。”
后来她开始参加社区合唱团,偶尔去跳广场舞,人也越活越精神。她还教我一句话:“人哪,不能把自己关死。”
听完真的有点感触。你不出门,世界就只剩下一间屋子、一张床。你一旦迈出去,才会发现,生活还有很多可能。
05
其实,大家都明白,宅着舒服,但长久下去,只会让人变钝、变丧、变懒。
你看那些天天窝在家里的人,情绪越来越低落,脾气也越来越差,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哪怕只是去楼下买菜,哪怕只是去附近的江边走一圈,都会让你觉得“哦,我还在这个世界里,有人在,有风,有阳光”。
有个网友说得好:“你不出去,怎么知道今天的云有多好看,路边的狗有多可爱,陌生人有多友善?”
活着的感觉,真的不是靠手机屏幕给的,而是靠自己去体验的。
06
当然,并不是说出门就非得干大事,逛街、看展、爬山、健身、约朋友喝杯奶茶,甚至一个人去电影院,随便找个小馆子吃顿饭,都算。
不要觉得自己一个人很尴尬,其实大家都一样,没人会在意你。你越愿意走出去,生活就会回馈你新的东西。
有时候,幸福就是在路上的那一刻。比如某天你突然决定出门,遇到朋友,看到新鲜的事物,买到心仪的小物件,哪怕只是一场大雨,都可能让你记很久。
烂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发生。出了门,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07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反驳:出门有啥用?照样要上班、要还房贷,压力一点没少。
但你不觉得吗?如果连“出门”这点小事都没勇气做,怎么能指望自己有能力去面对更大的生活?
外面的世界很大,哪怕只是楼下的广场,也比你屋里的天花板要辽阔。
08
说到这儿,真心建议大家,不要把自己“封印”在家里。哪怕没钱、没伴、没目的,也要试着出门走一走。真的,只有走出去,你才会发现,自己还在活着,还能感受世界的温度和风的味道。
你是不是也有过“烂在家里”的时候?你又是怎么走出来的?
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吧。
您怎么看?
更新时间:2025-08-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