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上周顶着全球暴跌一通爆拉,随后又熄火,市场到底在炒什么?有观点认为中免是贸易战受益者,毕竟三税全免。是有点利好,但也就一点。高额关税真正卡的是那些国家战略层面的东西,中免卖的是可选消费。国内企业大概也没啥会因为关税原因而不得不去中免采购的东西,国外消费者也没啥必要非得跑到免税店去买他们本国就能买到的产品。美国特色对等关税的消息出来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免也是不意外的大跌。
随后出来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的推广政策。什么是即买即退呢?就是在境外消费者购买非免税产品时,将退税流程提前。过去的退税发生在离境环节,而现在则是现场买完就退。消费者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退税带来的优惠,有利于其现场领到退税款后进行再消费。
我看到最离谱的是说这会催生国外代购跑过来卡bug,境内买完当场退税,在合理金额范围内带回国然后加价卖出去。你也别管人家回国要不要被收关税,代购嘛,好听一点的走私罢了。但这是退税政策,人家为啥偏要去免税店买呢?明明有的是选择对吧。说到这里是不是你也没想明白,这港股中免两天一度爆拉30%是在干啥。
其实最大的利好还是在于蛋糕变大了。和海南封关类似,利好的不是某一种消费业态而是整个消费环境——来的人多了,自然所有消费行业都会受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使得中国对于境外游客的旅游吸引力增强,更多人来你这里游玩、消费,自然不管是有税商品还是免税商品,销量都会增加。之前游客在免税店购买进口商品后可能会继续在退税商店选购本土商品,那现在反之亦然。很多商圈内本来就既有免税店也有退税商店,日韩很多商店甚至免税和退税是并存的。这个影响不在于贸易战与否,跟封关一样,它是一个长期的东西。中免未来的业绩绝对会改善的。
当然,如果要让境外购物形成稳定需求从而打开出口的另一种突破口,便宜只是一方面,还得要有购物的必要性。中免在贸易战的背景下真正该做的是扩大类目。就目前而言你如果不买香化或者奢侈品你是不会选择去免税店购物的。无论是帮更多国货出海,还是拓展更多客户群体,你首先要给尽可能多的人一个来逛你的理由。这在过去是不符合免税店的定位和调性的,但在特殊时期也不失为一种机遇。最近跟同仁堂合作就是个苗头,未来必然会有更多类目扩展开来。
总的来说,在贸易战的背景下中免算受影响较小的那一类公司,叠加国家的反制和开放政策,业绩有改善的空间,但不至于反转。基本面的反转还是取决于消费大环境,有资金进来炒就偷着乐,修复一下估值继续熬。今天就聊到这里,祝大家投资顺利。
更新时间:2025-04-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