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刷牙”是错的?医生告诫:不想牙齿提前坏掉,刷牙注意3点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灯光次第亮起,62岁的王大妈又习惯性地刷完牙,准备睡觉。孰料,她的儿媳忽然拉住她:“妈,刚才您喝了牛奶,现在刷牙真的对吗?网上说‘睡前刷牙’其实是错的!”

王大妈顿时愣住——几十年来都自觉遵守的习惯,难道竟有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疑问,她的心里一时忐忑不安。

可刷牙究竟应该在什么时候、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如果做错了,牙齿真的会提前“报废”吗?据说,有些看似简单的刷牙动作,暗藏大坑,很多人都默默踩雷却毫不自知。这个问题,远比你想的要复杂。

“晚上刷牙到底对不对?”围绕这个简单又纠结的问题,曾有上千名网友在健康论坛留言讨论。其实,中国口腔医学会《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均明确指出:睡前刷牙是最关键的一次刷牙,有助于最大限度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夜间细菌繁殖。

哈佛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更是发现:坚持每天睡前刷牙,牙周炎和龋齿的发病风险可分别降低约24%和37%。为何强调“睡前刷牙”?

我们的口腔在夜间唾液分泌减少,自我清除能力大幅下降,细菌更容易攻陷牙齿和牙龈。如果晚餐后和睡前之间还有宵夜或喝奶等,加剧了这一风险。

但刷牙“方式不当”,反而可能对牙齿带来伤害!比如,刚刚饮用牛奶、果汁后马上刷牙,反而会造成牙釉质磨损;刷牙力度和时长掌握不当,也会埋下牙病隐患。由此可见,睡前刷牙并没有错,但细节决定健康。那到底哪些做法最容易被忽略?

坚持睡前刷牙1个月,牙齿可能发生这些明显变化:

一项涉及全国12个城市、5200名中老年人的调查显示:规律睡前刷牙的人,牙龈出血风险降低14.3%,牙结石发生率减少19.7%,但只有53.6%的人刷牙方法完全正确。

牙医们在临床随访中发现,刷牙习惯到位的患者,三个月内牙龈炎减轻或消除的概率约提升32.8%,连睡眠口气和牙齿敏感改善也有可观提升。

反过来,刷牙草率应付、动作不到位者,不仅牙垢难清,平均牙齿脱落时间提前约5-7年。尤其是那些边刷牙边看手机、刷牙不到2分钟的人,牙齿表面残留菌斑最多。

更值得警惕的是,错误的刷牙时机,例如酒后、进食极酸饮品或刚喝奶后立刻刷牙,牙釉质微损伤风险增加11.2%-18%。这些细节,才是隐藏在日常背后的“牙齿杀手”。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刷牙更健康?”医生们建议

第一,选择刷牙时间,饭后等30分钟再刷更科学。尤其是进食了水果、饮料等酸性食品后,等口腔pH自然回升再刷牙,有助于保护牙釉质。


第二,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提倡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轻柔震颤,每颗牙齿内外上下表面都需刷到,两分钟为宜。不要用力过猛,避免“横拉快刷”损伤牙龈。
第三,注意刷具选择与更换。软毛牙刷或电动牙刷配合含氟牙膏为佳,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线和牙间刷能更好清理牙缝,“刷牙+牙线”能让牙菌斑减少22%-36%,而单纯刷牙减少不足一半。

日常中,坚持刷牙后不要急于马上进食或饮水,让氟化物在牙齿表面停留增益。
切记,刷牙不是走流程,每个细节都决定着你的牙齿寿命。如果已经出现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等问题,不要盲目相信网络偏方,更不能因为担心“刷牙伤牙”而取消睡前刷牙,而应及时前往正规口腔门诊寻求医生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2021版)
3. “睡前刷牙的益处——哈佛大学牙科研究汇总”,《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2
4. 《口腔护理与牙病防治》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5.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委会. 《成人刷牙方法与规范建议》
6. 丁一,李莉. “中老年人刷牙习惯与牙龈健康大数据分析”,《中国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0
7. ADA(美国牙科协会)官网关于刷牙与牙线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养生   牙齿   医生   口腔   牙龈   中国   釉质   健康   牙科   哈佛大学   风险   中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