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寒露丨“暖脚板”“润肺腑” 安稳过秋冬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至,凉风起,气温逐渐下降,气候从凉秋向寒冷的冬天过渡。此时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发生转变,阳气渐消,阴气渐长,人们更应维持体内阴阳平衡,以适应自然界变化。俗话说“寒露脚不露”,中医认为,寒露养生宜从足部保暖做起,同时搭配适当的食补和运动,有助于避免秋寒的侵扰,及早预防秋冬常见病。

1.注意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后注意脚部保暖,防止“寒从足生”。到了寒露时节,就不要再赤足穿凉鞋,要注意足部保暖:选择保暖效果好的鞋袜、透气的鞋垫;要注意不要久坐久站,经常活动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不要把脚在冷水里浸泡,不要穿湿鞋袜。每天临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改善血液循环,进而起到缓解疲劳及养生的目的。

2.预防感冒哮喘

寒露时节,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空气比较干燥,流行性感冒进入高发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复发。此时,要适当增添衣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但注意晨练要躲避早雾,避免诱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可选择太极拳、慢跑、登高等动静结合的运动,也可选择马王堆导引术中的挽弓,宣通肺气,改善气喘、气短等身体不适症状。

3.常用食物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秋季养生原则为“减辛增酸”。民谚有云:“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人们常吃的葱、姜、蒜、牛羊肉,以及现代年轻人所喜爱的火锅麻辣烫等,均属于辛味之品,应当适当减少进食;增酸即适当多进食葡萄、梨子、苹果、山楂、柚子等酸性水果;此外,此类水果大多为秋季之当季水果,故同时符合“顺时养生”原则。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莲藕、银耳等,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4.常用食谱

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 刘露梅

美编 向佳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养生   寒露   脚板   节气   安稳   秋冬   保暖   鞋袜   足部   水果   凉风   哮喘   阴阳   时节   秋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