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发季,容易娃传娃,怎么防?家长要做好这几点→

清明假期刚结束,感染二科就收治了一位小患者。孩子的妈妈抱着高热的宝宝,焦急万分,强烈要求医生马上给宝宝输液、打消炎药,以为这样能更快地让宝宝好起来。

医生在检查中发现宝宝不仅发热,口腔里还有疱疹,手和脚上也出现了小疹子。最终确诊为:手足口病,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为了平复孩子妈妈焦急的情绪,李燕平主任耐心地为她讲解病情、治疗要点,解释疾病的发病原理,孩子妈妈的疑虑逐渐消除,也放松了心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几天时间,宝宝的症状就明显减轻,恢复了活力,妈妈非常感谢感染二科的医务人员,不仅让孩子重归健康,也丰富了她的带娃经验,缓解了焦虑情绪。

那么让妈妈们担心

让宝宝难受的

手足口病

到底是怎么回事?

手足口病是什么?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尤其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常见于3岁左右的儿童,但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

病情通常较轻,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以及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小水疱。



手足口病如何处理?

目前,没有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的重点是对症处理。

· 退烧: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可以使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帮助缓解发热症状。

· 缓解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可能会导致宝宝进食困难,可以通过涂抹药膏或使用口腔含漱液来缓解不适。

· 补充水分:宝宝可能因为口腔溃疡而不愿进食,所以需要密切关注水分的补充,避免脱水。

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这不仅无助于病毒感染的治疗,还可能造成副作用。

疫苗预防很重要

虽然手足口病没有特效药,但是,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目前在我国已推出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能够有效减少该病毒引起的严重病例。特别是在高风险人群(如幼儿和托幼机构的小朋友)中,接种疫苗对减少重症和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鉴别重症病例?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是轻型病例,经过对症处理后会很快康复。但是,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重症病例:

· 持续高热不退:高烧超过3天,且使用退烧药后仍无法控制体温。

· 神志改变:宝宝出现嗜睡、烦躁、抽搐等异常症状,可能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若宝宝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由于病毒侵犯了呼吸系统。

· 手足口病症状加重或皮肤出现异常:如果手脚上的水疱迅速增多、破裂或出现新的皮疹,需要警惕并尽快就诊。

当宝宝出现上述任何异常表现时,家长应立刻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及时接受专业治疗。

手足口病常见

且多数宝宝会自愈

所以请各位家长们

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接种疫苗

可以有效预防重症病例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肠道   病例   手足   疫苗   口腔溃疡   重症   症状   家长   病毒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