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英伟达!Bolt发RISC-VGPU,性能号称超RTX5090十倍

最近GPU圈出了个“搅局者”,初创公司BoltGraphics刚发布了Zeus系列GPU,一上来就喊出“路径追踪性能超英伟达RTX5090十倍”的口号。

这消息一出来,业内既兴奋又质疑,毕竟英伟达和AMD垄断GPU市场这么多年,突然冒出来个新玩家,还敢拿旗舰产品比,大家都想看看它到底有几斤几两。

Bolt这公司的出身还挺有意思。

它是2020年由数据中心专家DarweshSingh创办的,而这事儿的源头,得追溯到2014年。

当时Singh看着电影视觉效果渲染要等老半天,心里就琢磨“能不能搞个更快的”,这一琢磨就攒了十年技术。

跟英伟达、AMD不一样,Bolt没想着兼顾游戏性能,一门心思扎进了光线追踪和科学计算里。

这种“不贪多、只钻一”的路子,在竞争激烈的GPU行业里,反而显得有点特别。

Zeus最核心的选择,是用了RISC-V架构。

可能有人没听过这架构,简单说,它跟咱们常见的x86、ARM不一样,是开源的。

这就意味着Bolt不用交昂贵的授权费,还能自己改设计。

但问题也在这,RISC-V的GPU生态远没那么成熟,很多软件得自己适配。

本来想夸它会省钱、能灵活设计,但后来发现,初创公司搭生态可比大企业难多了,这步棋走得挺险。

Bolt的技术团队围绕RVA23标准,加了FP64ALU和RVV向量扩展,专门优化了双精度浮点运算和并行向量计算。

这些词听着专业,其实就是为了让GPU在处理科学计算、复杂渲染时更顺手。

就像给运动员定制装备,每一处调整都奔着“提升专项能力”去的。

2TB内存加自带高速网口,Zeus的“偏科”打法

Zeus的硬件设计里,有两个点特别扎眼。

第一个是内存,入门款Zeus1c26-032带32GBLPDDR5X显存,能扩展到128GB;顶配的Zeus4c26-256更狠,能支持2TB系统内存。

反观RTX5090,内存带宽是高,有1.8TB/s,但容量只有32GB。

这两种设计其实反映了不同的思路。

Bolt明显是摸透了专业用户的痛点,比如做建筑设计、影视渲染的,处理大型项目时,经常因为内存不够崩软件,只能拆数据、流式传输,特别麻烦。

Zeus的大内存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它的带宽只有725GB/s,比RTX5090差不少。

如此看来,Bolt是故意在“容量”和“带宽”之间做了取舍,赌用户更需要大内存。

第二个亮点是它集成了400GbE和800GbE以太网接口。

这意味着不用额外买昂贵的网卡,多块GPU组队干活时,成本能降不少,延迟和功耗也低了。

在大规模渲染集群里,GPU之间能不能快速传数据,直接影响整体效率。

Bolt把这功能内置进去,确实戳中了集群用户的需求。

除了硬件,Bolt还同步发了个叫Glowstick的软件,主打实时路径追踪,说单张Zeus卡就能跑4K120fps,还不用靠图像放大、帧生成这些“取巧”办法。

对设计师来说,这可是个好消息,以前跟客户沟通,改个设计得等半天渲染,要是能实时看到效果,效率能提一大截。

但光有这些亮点还不够,行业分析师可不买账,他们的质疑直接戳中了Zeus的软肋。

JonpeddieResearch的专家就说,Zeus的基准测试是在合成环境里做的,射线模式可预测、加速结构也优化过,跟真实应用差太远。

现实里用GPU,情况要复杂得多。

比如游戏或渲染里有动态对象,加速结构得频繁更新;遇到不规则的反射折射,射线分布会变乱;再加上复杂的材质着色器,这些都会让性能掉下来,远达不到理论峰值。

更关键的是,Zeus在传统着色器性能上差得有点多,Zeus2c的FP32算力才20TFLOPS,而RTX5090有105TFLOPS。

搞不清为啥发布会总爱拿合成数据说事儿,真实场景里的差距,可不是靠口号能补回来的。

时间也是个大问题。

Bolt计划2026年出开发者套件,2027年才量产。

这意味着等Zeus真能买到,面对的不是现在的RTX5090,而是英伟达和AMD的下一代产品。

GPU技术更新多快啊,两年时间足够对手把性能再提一个档次,到时候Zeus那点优势,怕是早没了。

2027年才量产?等它出来,英伟达早更新换代了

从商业角度看,Bolt面临的难题跟大多初创公司一样。

GPU市场里,英伟达和AMD不光有硬件优势,软件生态更是牢不可破。

就说英伟达的CUDA,多少专业软件都围着它优化,用户想换其他GPU,软件用着可能不顺畅。

Bolt虽说承诺支持OpenUSD、MaterialX这些行业标准,但从标准落地到软件适配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供应链也是个坎儿。

GPU制造要先进的半导体工艺,还得复杂的封装技术。

初创公司想拿到足够的产能,可比大企业难多了。

现在晶圆代工厂都优先服务大客户,Bolt能不能抢到货、成本能不能控制住,都是未知数。

不过话说回来,Bolt的“专业化”策略也不是没机会。

路径追踪确实是渲染的未来方向,能模拟真实光线,出的效果更逼真,只是以前因为太耗算力,普及得慢。

如果Zeus真能把路径追踪性能做上去,说不定能在专业渲染市场占块地。

而且现在AI和高性能计算对内存需求越来越大,Zeus的2TB内存支持,在这领域也有优势。

还有它集成网络功能的思路,也挺贴合现在的趋势。

云计算、分布式计算越来越普及,GPU之间能不能高效互联,成了系统设计的关键。

Zeus原生支持高速网络,说不定能给大规模计算集群提供新方案。

但技术好不等于能卖得好。

Bolt得证明Zeus在实际应用里也好用,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厉害。

从FPGA原型到量产ASIC,性能掉点、设计要调整都是常事儿,这中间的坑还得一个个填。

而且它还得建供应链、找制造合作伙伴,这些对初创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毫无疑问,Zeus的出现给沉闷的GPU市场添了点活力。

不管最后能不能成,Bolt这种“不跟巨头硬碰硬、专找细分市场”的打法,都值得其他初创公司参考。

现在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风头正劲,能有新玩家带来技术创新,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好事。

未来Bolt要走的路还很长,比如先聚焦影视渲染、建筑设计这些对路径追踪需求高的领域,慢慢积累用户和口碑;再跟软件厂商深度合作,把生态搭起来。

要是能把这些事做好,说不定真能在GPU市场里,为RISC-V架构和初创公司闯出一条路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数码   英伟   性能   内存   公司   路径   市场   软件   量产   用户   集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