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不长,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_告诉你答案

“王大爷,您最近总掉牙,感觉身体怎么样?”“还行,就是吃东西有点费劲。”在小区公园的长椅上,62岁的王大爷边晒太阳边嘟囔着。

他的老邻居刘阿姨打趣:“你牙都掉得快没了,反倒比我精神,你是不是能活得更久?”引来一阵笑声,可大爷心里却有点犯嘀咕——年纪大了掉牙多,真的是身体长寿的征兆吗?

其实,这样的说法在一些老人当中流传已久,大家常常把“越掉牙越长寿”当成是代谢旺盛、骨骼更新的象征。但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是不是掉牙多就代表身体好、活得久?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什么健康风险?

牙掉得多,真的和长寿有关吗?

不少老人误以为,“掉牙”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甚至有“牙齿掉光,人就长寿”的误区。事实上,权威研究显示,60岁后掉牙多,往往是“慢性疾病和口腔问题共同作用的信号”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的一项针对3200名老年人的随访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如果在5年内掉牙超过6颗,其后5年内整体死亡风险要高出17.4%!

英格兰一项历时15年的队列研究同样显示,牙齿保存数低于20颗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的概率,分别增加14.2%、12.7%、18.5%。

为何掉牙和健康寿命直接挂钩?医学解析指出,牙齿是“健康风向标”:进食咀嚼受限,直接影响营养吸收;慢性炎症(如牙周炎)与心脑血管、糖尿病风险密切相关;口腔菌群失衡易波及全身,诱发慢性疾病恶化。

坚持保护牙齿,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很多人没想到,口腔健康管理好,带来的全身改善相当明显。日本著名“8020”计划(就是80岁还保有20颗以上牙齿)经过35年推广,参与者平均寿命比同期普通人群高出4.6年

其中,最直观的益处有:

进食与营养吸收顺畅:掉牙少,咀嚼功能好,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摄入充足,有助于免疫力提升。数据显示,牙齿完整者,营养状况良好率提升29.1%

慢性疾病风险下降:“全身炎症指数”——C反应蛋白(CRP)在牙齿健康组中平均低于对照组16.7%牙周炎显著关联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如若积极治疗和预防,慢病风险可下降10%~20%。

心理与主动生活力增强:咀嚼功能完好、牙列端正的老人,焦虑抑郁评分下降11.3%,生活自信心和外出参与社交意愿都更高。

脑力衰退推迟:多项研究显示,牙齿少于15颗者,认知障碍高达34.5%,远高于牙齿保存良好者。良好的咀嚼刺激有助脑部血液循环及认知功能维持

如何守护牙齿健康?这五个细节决定老后质量

想“活得久、更健康”,就该把牙齿当作维系全身畅通的“第一道关卡”。别再以为“掉牙多活得久”,重点应是尽量保住更多健康牙齿。建议大家做到以下五点:

坚持正确刷牙,每天两次:选用软毛牙刷,每次3分钟,避免暴力刮刷,配合牙线、间隙刷清除残渣。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半年至一年口腔体检1次,发现松动、龋齿、牙周出血等问题,及早干预,减少牙齿“无声溜走”。

营养补充多样化蛋白质、维生素A/C/D、钙、磷等摄入要充分,防止牙根骨质流失和口腔黏膜退化。

戒烟限酒,控糖提神:烟酒能加速牙龈萎缩、糖分残留易养细菌。老年人日摄入糖<30克更利于口腔环境稳定。

重慢性病管理: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可加速牙槽骨吸收。控制“三高”,间接保住牙齿活力

“掉牙越多越长寿”?其实恰恰相反

医学界已形成共识:老年人掉牙数量越多,整体健康状况往往越差,并非寿命延长预兆。相反,牙齿保存完整的人,更易长命百岁。牙齿的变化,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别再迷信“掉牙多活得久”,要重视每次口腔的不适和牙齿的松动脱落,从日常做好防护,老后生活自然有活力有质量!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2022年版)》

3.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慢性病关系研究》

4. 英国医学杂志《年龄相关牙齿脱落与全因死亡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5. 日本“8020运动”30年效果随访报告

6. WHO《全球口腔健康状况报告》2023

7.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年第57卷关于牙周炎与慢性病相关性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8

标签:养生   先知   牙齿   答案   口腔   健康   慢性病   牙周炎   长寿   全身   风险   营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