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叶红梅)4月28日,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北京烹饪协会发起“北京市餐饮企业践行无障碍服务倡议”,内容涵盖张贴欢迎导盲犬标识、开展专项培训、支持企业无障碍升级等。
当天,“北京市餐饮企业践行无障碍服务倡议发布会”在全聚德前门店举办,通过推广全聚德无障碍服务培训手册、分享实践经验、发起行业倡议,为助残日增添温暖。
餐厅内设有无障碍用餐区。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与《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后,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筑牢法律保障。北京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杨泰峰强调:“法律是基础,行动是关键。餐饮企业作为城市文明窗口,应率先践行无障碍服务。”
全聚德前门店积极响应政策。记者走访看到,该店配置门前升降机,方便肢体障碍人士安全进店;餐厅设无障碍用餐区,含5张餐台、20个餐位,并提供优先服务;整合百余道菜品制作盲文菜单,配备辅助餐具,服务视障群体;每个无障碍餐桌下放柔软地垫,供导盲犬休息。
餐厅门前升降平台,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升降平台使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值得一提的是,该店系统改造了无障碍卫生间,加固扶手并增设独立空间,兼顾便捷性与隐私保护。此外,门店还通过专项手语培训、制作手语视频,助力多数员工掌握基础手语交流技能,并编制《接待残障顾客服务培训手册》供同行参考。
发布会上,北京烹饪协会联合发起倡议,呼吁餐饮场所张贴 “欢迎导盲犬进入”标识,普及导盲犬权益知识;组织无障碍服务培训行动,推广全聚德无障碍服务培训经验;支持企业依标准制定无障碍升级计划,邀请残联专业监督员现场指导。
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表示,未来将把无障碍服务纳入北京餐饮百强指标体系,激励行业彰显 “温度”。
餐厅内设有盲文菜单。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全国助残日是行动契机。活动现场,聋人、盲人与肢残代表呼吁企业关注细节,北京市残联呼吁以餐饮为起点,将无障碍理念拓展至多领域,构建“残健共融” 社会环境。
编辑 张牵
校对 刘越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