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L总裁:中国自研光刻机是破坏全球芯片产业链,这是怕了么

荷兰阿斯麦公司老总彼得·温宁克在2023年3月底跑到北京转了两天,这事儿当时没闹出多大动静,就官方渠道简单提了提。

他3月27日落地,第二天28号就跟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碰了面,两人聊了聊阿斯麦在中国怎么继续做生意。王文涛那边表态说,中国欢迎外资过来玩儿,还强调半导体供应链得稳稳的,大家一起维护。

阿斯麦回应说,有些出口管制还得走立法流程,荷兰政府当时正掂量着对华技术出口的规矩,特别是深紫外光刻设备啥的。这背景是美国从2019年起就开始拉着盟国限制对中国卖先进半导体设备,阿斯麦早从2020年就停了对中国的极紫外光刻机供应,到2023年初又加码到某些浸没式系统。

中国市场在阿斯麦2022年销售额里占了15%,2023年蹿到29%,总共64亿欧元,这笔钱谁都舍不得扔。温宁克这趟来,估计就是想稳住订单,毕竟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订单就占了总量的20%多。会面后,双方都发了个新闻稿,说对中荷贸易挺有信心,阿斯麦还承诺在合规范围内多合作。中国那边再说,会给外资公平待遇,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和方便市场进入。

温宁克回荷兰没多久,4月26号在费尔德霍芬总部开股东大会,面对投资人问地缘风险,他就直球了,说中国要是自己搞半导体设备研发,这是合情合理的,但会搅乱全球芯片制造的分工。他举例,阿斯麦独家把控极紫外技术,市场份额超95%,深紫外设备也占60%多,中国自研一上来,可能供应链就得重洗牌,成本上天不确定性爆表。

他还提了华为这些中国企业实力强,要是转头自己造芯片,得配上自家光刻机,这在阿斯麦看来就是打乱平衡。大会上他透露,公司计划到2025年把极紫外机产量拉到90台,深紫外到600台,中国订单本来是这些产能的大头消化器。

但出口管制已经让部分订单延期,中国转头从日本尼康和佳能那儿买了21台,国内供应商分了6台,阿斯麦在那轮招标里颗粒无收。这事儿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中国企业加大本土和替代采购的投资。温宁克的观点很快就通过媒体传开,路透社4月27号报道说他觉得中国自研会引发芯片价格波动,因为现有供应链靠专业分工,要是中国建平行体系,得重复砸钱。

这言论一出,行业里议论纷纷。温宁克其实不是头一次说类似的话,早2023年1月25号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就讲过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会逼中国自己开发技术。他说,如果中国拿不到那些机器,他们就会自己搞出来,这不是啥秘密。他还点出,物理定律全世界都一样,中国得砸大钱克服技术关卡。

阿斯麦的供应商网涉及上千家公司,要是中国自立门户,全球行业成本会涨,供需失衡。2023年下半年,中国订单反而猛增,阿斯麦第三季度对中国销售额占46%,主要是客户囤货,防着荷兰9月1号生效的新管制,那要求极紫外和某些深紫外机得拿出口许可证。温宁克7月又在采访里重申,公司会守规矩,但中国市场丢不得。公司2023年总收入276亿欧元,中国贡献不小。

转眼到2024年,阿斯麦对中国出口的深紫外机还有几十台,但极紫外一直是零。中国这边没闲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从2021年起就大力扶本土光刻项目,拉来台湾地区专家,提升光学和精密控制水平。上海微电子设备公司2024年12月启动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生产,2025年1月7号交付首台,中芯国际拿去测试,用多重曝光技术撑更细制程。

到2025年10月,最新数据看,阿斯麦第三季度总净销售额75亿欧元,净收入21亿欧元,全年预计比2024年增长15%,毛利率52%左右。但中国销售2026年预计大幅下滑,2024年占公司近一半,2025年三分之一,2026年就降了。这跟美国继续加码管制有关,荷兰也跟进,限制阿斯麦的芯片制造设备出口更严。

中国光刻进展在2025年加速,上海微电子的600系列光刻系统已进入90纳米节点量产,正在推28纳米。另一家叫宇亮盛的28纳米浸没深紫外机在中芯国际测试,上海微电子还申请了专利,改进芯片图案质量。整体看,中国在深紫外自给上迈步,目标14纳米,但极紫外还受限。

2025年5月有报告说,上海微电子交付了28纳米浸没系统,粗糙点但比阿斯麦的旧型号实用。9月又有消息,中国光刻精度到0.6纳米,28纳米极紫外订单排到2027年。这让阿斯麦警铃大作,因为中国市场原本是他们产能扩张的支柱,现在自研一上来,依赖就减了。

阿斯麦从2019年起就卷入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早停了极紫外机供应,合同里加审查条款。2021年中国销售额占14%,2022年因库存滑坡,但2023年反弹。荷兰议会辩论过完全禁对华出口先进设备,温宁克访华时避谈政治,就聊商业。他跟王文涛聊了阿斯麦在上海北京办事处扩建,公司在中国有上千员工,多个服务中心。访华后,阿斯麦股价波动,投资人盯着中国份额稳不稳。

中国自研不是空谈,2025年深紫外突破多,专利和测试推进快。阿斯麦警告,管制会推中国自创技术,事实也这样。温宁克言论像在为管制找补,但也透出担忧,中国市场庞大,丢了伤筋动骨。公司2025年第四季度预计销售额92到98亿欧元,毛利率51到53%,全年增长15%。但中国需求弱化,人工智能热帮阿斯麦顶住订单,2025年 bookings 超预期。

这事儿本质是竞争升级,阿斯麦垄断地位摇晃。中国工程师拆阿斯麦机失败,但资源投进去,差距在缩。温宁克退休前言论,像在提醒行业,中国不会止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1

标签:科技   光刻   产业链   中国   芯片   总裁   全球   深紫   荷兰   纳米   管制   公司   欧元   订单   微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