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时要“刷舌头”吗?医生:你可能是搞错了,口臭才会一直存在

早晨6点,高阿姨刚起床,刚张嘴说话,先生就皱起了眉头:“哎哟,怎么嘴里又有味儿?”高阿姨顿时脸红心跳,自己心里也纳闷:明明每天都用进口牙刷刷三遍,牙线、漱口水一样不少,可这股“社交尴尬味”却死缠烂打。是不是买贵点的牙膏、再多刷几回就能好?还是口腔出了什么大问题?
其实,这样的窘境困扰着无数人,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牙刷买了不少,可口气问题却像个甩不掉的小尾巴,一直拖累着生活质量。你有没有想过,问题根本不在牙齿?很多人口臭的元凶,其实就藏在你每天忽略的“舌头”上

可舌头到底要不要刷?刷多了、力气太大,会不会伤害口腔?医生怎么说,最新的研究又如何解释?今天,我们就把“舌头清洁”的谜团一次性说清楚,你会发现,清新口气很可能只差这一步。尤其是第3点,很多人做得本末倒置,难怪口臭挥之不去。

刷牙时到底需不需要刷舌头?权威医生这样说

为什么有的人嘴巴一天刷三遍,口气却依旧不佳?很多人第一个疑问是:是不是牙齿没刷干净?但其实,牙齿只是藏污纳垢的一个“前台”,舌头才是“细菌的大本营”。

舌头表面看似平滑,实际上密布无数小乳头和沟槽,这些微结构堆积了大量口腔细菌、食物残渣和脱落口腔上皮细胞。据中华口腔医学会最新公布的数据,舌苔上的细菌数量可以达到每毫升10亿个以上,比许多公共场所卫生死角还要夸张。

这些细菌分解口腔内蛋白质,产生硫化氢、甲硫醇等挥发性硫化物,正是让人尴尬不已的口臭“罪魁祸首”。哪怕你用再贵的牙膏、再认真的刷牙,如果忽略了舌头清洁,口腔异味就像“赖在嘴里的老租客”,赶不走也赶不净。

医生们普遍建议:刷牙时适当清洁舌头,是保持口腔健康和清新口气的重要一环。

但这件事绝不是“用大力气胡乱刷、每天专门刷十几回”就能解决的,反而容易误伤自己。舌头健康的真相,远比你以为的复杂。

坚持刷牙+刷舌头,1个月后口腔会出现哪些变化?

根据中国口腔医学会与多家三甲医院的联合调查,坚持正确的刷舌头方法,仅一个月至两个月,就能明显改善口气,提升口腔健康指标。下面这4个变化最为显著,尤其第3条,最容易被大家忽视:

口气明显改善,93.5%参与者主观感受变好
研究显示,配合常规刷牙与轻柔舌面清洁的人群,93.5%自觉口腔异味减少或消失。异味分子主要源自舌苔堆积,通过科学清理,效果立竿见影。

舌头变得干净,颜色恢复健康粉红
舌头表面轻薄、色泽健康,是消化系统状况的一个“晴雨表”。正确清洁1-2周后,舌头颜色逐渐由灰白、厚苔转为健康淡粉,口腔自觉清爽。

牙龈炎、牙周炎风险下降30%-35%
舌苔上的细菌极易蔓延至牙龈沟,牙周疾病的高危区域。临床发现,坚持刷舌头能让牙龈炎、牙周炎等指标下降30%-35%,不仅仅是去除口臭,更有助于长期牙龈健康。

自身免疫的防护能力提升
舌面清洁后,唾液分泌恢复正常,有助于口腔自净。唾液本身含有多种抑菌成分,能自然抑制细菌繁殖,让口腔环境更加平衡、抵抗力更强。

除此之外,部分人还会发现消化系统症状也有所缓解。因为口腔状态和全身健康息息相关,舌头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其实影响着整个人的生活质量。

如何科学刷舌头?4步建议让你有效告别口臭

很多人一听“刷舌头”就用牙刷猛刷,其实这是典型的误区。舌头表层娇嫩,过度刺激不仅拔不掉异味,反倒会损伤黏膜、引发疼痛和感染。以下4步建议,简单易操作,专家强烈建议立即尝试:

选择合适工具
牙刷刷头建议用超软毛或专用舌苔刮板。市面上的舌刮器符合人体工学曲度,更能贴合舌面,不易划伤。

标准刷法:从舌根向舌尖,轻柔刮拭
每天早晚刷牙后,用刮板或柔软牙刷,从舌根(靠近喉咙)轻轻刮向舌尖,每次3-5下即可。不必用力过猛,也不宜次数过多。

综合“组合拳”,不能光靠刷舌头
必须搭配刷牙、牙线或冲牙器、含氟牙膏,再加漱口水。单靠刷舌头,不能彻底去除所有细菌和异味分子,整体清洁才有效。

注意饮食与生活习惯
多喝水促进唾液分泌;减少辛辣、大蒜、洋葱等异味重食物摄入;睡前戒烟戒酒,降低有害细菌堆积风险。

还有2点“小窍门”特别提醒:舌苔不是越薄越好,正常健康的舌头有一层薄白苔,如果苔色异常、舌头持续肿胀、出血或剧痛,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
同时,口臭极难根除已排查口腔问题后,要注意排查糖尿病、肝肾疾病及消化系统等全身性病变——严重口臭可能是全身病变的信号

真的刷舌头就能根除口臭吗?科学呼吁:系统清洁,多做一步事半功倍

医学专家一致认为,90%的口臭都源自口腔本身,而舌面清洁是最重要、却最易被忽视的环节。只靠刷牙、漱口水远远不够,科学搭配规范刷舌与全面口腔卫生,绝大多数“顽固口气”都有希望逆转。

但如果你持续刷舌头后,口臭问题仍无法改善,或舌苔急剧增厚变色、伴随全身不适,建议第一时间前往当地正规医院查明原因,切勿拖延。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2022年)》 3.《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4.《中国口腔健康指南》 5.《临床口腔科学》 6.《口腔微生物与全身健康》 7.《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医学专业委员会指南》

8.《口臭与舌苔相关性研究进展》 9.《标准化刷牙与舌头清洁的专家共识》 10.《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养生   口臭   舌头   医生   口腔   舌苔   细菌   清洁   健康   异味   口气   牙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